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0-12-07朱培培杨晓亮
朱培培 杨晓亮
(1.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成都 610500;2.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成都 61050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涵
以涵养德性为前提
“立德树人”的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诸多经典论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这些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深刻体现了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对人才培养的期望。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绵延发展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不变的“主旋律”,那就是极为重视“德性”的养成。
立德树人,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入新时代,我们更不能忘记教育的初心,要坚持“立德”“树人”。“立德”的根本要求在于教育引导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人”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能够担当大任的优秀人才。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在:“立德”是“树人”的首要前提,“树人”是“立德”的价值追求,二者紧密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内化于教育事业各领域、各环节。
以育人质量为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知识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放眼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之强弱说到底在于是否拥有一大批能够担当大任的高素质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是否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并运用好自身知识对国家、对社会作出贡献,则是其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在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向着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要依靠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提供强力支撑,而这些重要的资源要素都需要高等教育发挥应有的职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然要积极主动融入服务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必然要担负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历史使命。在具体实践中,就是要紧紧聚焦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关键,通过推进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创新改革,不断夯实育人基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全面发展为归旨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马克思看来,教育使得人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而生产实践则为人提供了运用知识和技能的平台,同时也让人的才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人之所以要实现全面发展,是人摆脱‘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人的全面本质所决定的”。
总而言之,在任何历史时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要将立德树人的定位置于“全面发展”之上,这是因为立德树人揭示了道德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德性成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强调,人才是实现人类解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决定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需要具备德才兼备的品质。“倡导人才德才兼备实质是坚持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统一。”高等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处于关键一环,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正定时期,结合当时的生产发展实际,集中表达过自己的人才观。他指出,“发展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这好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而要使车轮运转自如,稳步前进,就需要靠人去驾驶……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强调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规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规律的科学理解和精准把握,彰显出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色,特别是契合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特点、新要求,同样也顺应了世界人才培养方式的发展趋势。
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本质上讲,就是要“通过传授知识、提高品德、启迪智慧,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把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教育的政治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特质。
当今时代,在现代化进程深入推进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一方面,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社会变革风云莫测,各种文化和思潮交相融合,一些腐朽的享乐文化、功利思想也随之而来,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复杂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为高校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要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以高尚的精神塑造青年,使广大青年在德智体美劳各环节受到教育、得到锤炼,真正筑牢理想信念、明确价值取向、升华精神追求、担负民族重任。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路径
发挥课程育人功能
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首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哲学社会科学来讲,就是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引导广大学子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自然科学而言,就是要立足于“大思政”视野,在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将道德、伦理等德育要素有机融入教学环节,不断夯实和巩固道德教育的基础。
当然,推进课程育人不能盲目,也不能陷入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要切实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具体来讲,就是要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目标与“培育人的德性”的价值塑造目标融合起来。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德育教育的重视力度;另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各类课程中内在的德育资源,使德育教育更加丰富、生动。只有这样的不断深化,才能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让大学生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体会到价值和“获得感”。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建立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理论功底扎实,工作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要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用的基础上,汇聚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德育力量,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实现立德树人的综合效应。要注重发挥好党员干部、辅导员等中坚力量,通过座谈、走访、网络互动等丰富多样的交流方式,了解、掌握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引路人。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坚决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要把德育工作指标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晋职晋级体系,增强广大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激发文化涵育功能
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文化财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对高校来讲,最直接的文化资源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体现时代内涵、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的涵育功能。具体来讲,就是要健全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加强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构建,创建独有的校园文化品牌。要强化文化素质类课程建设,挖掘校史、校训、校歌的价值内涵,推进人文精神教育出实效。要有效发挥杰出师生、优秀校友和先进事迹的作用,强化榜样引领。要激发学生社团的活力,通过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尊德、尚德、践德的氛围。要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募捐、支教、参与精准扶贫等专项活动,帮助青年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发展和人格塑造上得到进一步升华。
建好网络育人阵地
互联网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网络日益融合化,改变着网络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德育”的模式应运而生。高校是社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场所,大学生则是利用互联网最为庞大的群体之一,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尽管“互联网+”时代具有独特的感染性和传播性,但无论社会怎样改变,“立德树人”永远都是教育事业的不变追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永远在路上。因此,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开放、交互的方式对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尤其是要根据时代变化的要求,结合世情、国情和校情等特点,创新教育方式,增强育人实效。要利用好“微博”“微信”等大学生接触度高的新媒体平台,弘扬社会正能量,唱响时代主旋律,使广大青年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在我国部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传统说教模式仍然存在,不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德育教育大多是以学校为主,与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进而无法形成立德树人工作的强大合力,影响了育人实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紧密配合。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保障,着力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学团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互相配合”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有效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等育人主体的作用,构建立德树人工作的联动体系。要注重与时俱进,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以新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方式,推动育人工作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