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020-12-07许婧
许婧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浒湾镇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800)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在小学的课堂中,通过手动的操作促进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得小学美术课程能够高效的开展下去,在开展小学美术课程过程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要找到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的教学形式,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采取积极的引导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动手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组织课外活动
在开展小学美术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1】通过课外活动的开设,首先要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原则,其次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找到一个挺相契合的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小学美术的课程教育中。
例如,在学习《趣味游乐园》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游乐场去游玩,亲自看一看游乐场有哪些游乐设施?他们是长什么样子的?它们的颜色有哪些特点?然后在课堂中让学生根据课外的活动进行美术创作。这样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游乐场游玩的乐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习美术课程开展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充分加快了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使得学生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小学美术的课程当中,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啊。
二、广泛开设美工课
众所周知,美工课是小学美术课程中有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手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在开展美工课时,教师要排除万难,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美工课程,让学生体会到美工课程的乐趣所在,同时美工课程的开设形式也要与美术课程的内容息息相关。通过美工课程可能开始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使得学生拥有更加饱满的创作热情。
例如,在讲解《千姿百态的帽子》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首先向学生展示不同颜色、不同外观的帽子,随后让同学们小组传阅不同的帽子,让同学们根据触摸和观察发现帽子的在材质、形状和颜色上分别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挑选材料来制作一顶帽子,并且要讲解出这顶帽子的创作原理是什么。它与别的帽子之间有什么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美术课程中尽情地发挥想象力。有些学生可能会自己制作一顶会变颜色的魔法帽子,有些同学只会用雨衣的材料制作出一点遮风挡雨的雨伞帽子,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就能够在美术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并且通过手工将脑中所想象的帽子制作出来,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制作的帽子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得学生具有竞争意识,最受老师青睐的帽子将会对获得一定的奖励。同学们还要根据自己的语言说出制作这一顶帽子的心得,例如,运用雨衣材质制作的帽子可以遮风挡雨,帮助人们更加便利的生活;会变颜色的魔法帽可以用于参加魔术展示,或者给魔术师使用。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小学美术的课程这当中。
三、增强学生动手意识
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过小,教师往往不注重学生动手意识的增强,仅仅让学生欣赏一些美术作品,而仅仅应用欣赏的形式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手意识的增强,让学生有动手的内在冲动,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小学美术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加入的动手操作当中。【3】
例如,在学习《水墨画》之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首先在网上下载一些关于水墨画的作品让同学们欣赏,同时让同学们回答,你所观赏到的水墨画有什么共同点?你对他们欣赏的地方在哪里?通过这样的形式树立起学生的创作热情。最后,教师可以选取学生喜欢的水墨画作品,让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品,学生就会在创作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热情,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在课堂开展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们发现别的同学创作作品时的可取之处,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好自己的作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总结
在开展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能够自己能进行艺术创作,有效促进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得到一定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