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0-12-07宣天龙
宣天龙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语中学高考部,浙江 诸暨 311801)
数学相比其他学科相比,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枯燥,且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要求较高,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低,甚至产生厌烦感。而数学又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无论是学文科还是学理科,都无法脱离数学的魔掌,此外数学在高考成绩中所占的比重较高,这也使得学生不能不能学习。两种感受相互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投入,在课堂上也无法长久保持积极性,老师的教学效率也无法提升。而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开始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课堂提问中依旧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老师开始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思考,并通过利用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提问环节中,仍然存在着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学生回答不积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其一学生对答案保持不确定的态度,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其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多个知识,而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掌握不扎实,也是对问题的解决没有把握,从而造成问答不积极;其二是学生上课不认真,由于数学本身就不交枯燥,可能会导致自制力不强或者未能休息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极易容易走神或者进入睡眠状态,这也使得老师在提问过程中无法及时地对问题进行解答;其三是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知识大部分是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教的老师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从而不愿回答[1]。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问题意识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和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已经在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得到普遍使用。而在教育领域中,基本上每个教师都已经安装了多媒体,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的年龄较大的老师对其使用并不熟练并且没有使用设备的习惯,使得其只有在特殊时刻使用,比如又相关领导听课的时候、进行录课的时候。但是对于大部分年轻老师而言,大量的老师也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比如通过利用一些动画、实际案例、将问题进行分解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情景感知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内涵和精髓,激发学生自主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而对于老师来说则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容易使学生理解[2]。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顽强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提出问题
在新课改下,强调学生使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避免出现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其主要由于注入式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渐渐地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为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事件动手机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对原有只是和学习方法原理的深入分析来激发个人发现问题的潜能[3]。
此外,在新课改情况下,教师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提问,使提问在保证具有探究价值的基础上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体系[4]。从而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会因问题过难而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获得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其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比如通过小组互相提问,即一个小组提出问题让另一个小组进行回答;通过采用“抽奖”方式进行提问,即通过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刮奖”,而奖品则是相关的问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对每道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主动创新解决思路,保证学生能够在自然而然的思考过程中主动的接受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大胆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善于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大胆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想要提出问题,但是会因为怕自己问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说不知如何询问,导致学生害怕提问。而这时老师需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增加学生提出问题的信心。
总结:在新课改情况下,使得高中数学教学环节和内容变得更为复杂,这也增加了对教师的要求,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在适合现在的教育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现代的媒介技术、不断创新的提问方式以及联系实际情况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