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导入的主要策略
2020-12-07曾庆富
曾庆富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实验学校,江西 赣州 341900)
导入作为一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起点,虽然这一环节在整堂课中占的比重很小,但是万物始为贵,一堂课的开头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导入环节能在新课伊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其它教学环节做好铺垫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达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目标。完善并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导入环节对于增强教学效率与质量、推进本学科教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导入环节的作用
一堂完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包括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升华和课堂小结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各环节所占的比重不同,但是教师应给予同样的重视程度,正确认识导入环节的引导作用。提升教师导入环节的设计能力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教学导入是最具灵活性、最能体现教学创新性的一个环节,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导入;二是实施过程中要以引导为主。以新颖的、简短的导入方式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各项智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工作充满了重复性,教龄高的老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备课时无法投入过多的教学激情,导致对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低,学生也就难以提起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而精心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会体现出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让学生逐渐从对导入环节感兴趣过渡到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产生兴趣。
二、加强导入技能的学习
如今“互联网+”的时代,社会处于一场巨大的变革中,信息技术正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在我所在的学校,很多教室都配有多媒体,硬件设施能够保证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利用好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积极探索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信息技术,是上好一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就这门课程的教材内容来看,是紧随时代形势变化不断更新的,这也是作为本学科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教案和教法皆需时常更新,一直都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及时改进教学。相应的要求教师能增强不断进修的意识,这也充分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终身学习的要求,符合作为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基本标准。对于教学导入环节而言,从一开始便能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直面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
三、对学情进行透彻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也是教学过程中最核心的因素。注重分析学情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知己知彼,攻无不克,所以备课的三要素之一就是“备学生”,在师生间的互动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学情。在从事新课学习时,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原有心理发展需要有一个适应性,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适应性程度才能展开后续的教学。了解学生和班级的基本情况,做出必要的学情分析是进行教育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要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心理感受等。传播学研究也提出:只有当传播者了解接受者对讯息的态度、文化和社会背景、有关的知识基础以及传播技能时,才能获得有效的讯息传递效果。从讯息传递的视角看,充分了解学情是教学中能顺利完成思想传递的重要条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讲授方法、课堂的引申内容和教学设计较为灵活,面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师要能合理对细微之处做出调整,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变通,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要分析学生的整体具有的特点,找到学生对教材的兴趣点和日常生活中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关的热点问题、生活经验、典型案例等作为教学导入的素材,明确学生的关注点。对学情进行透彻分析要注意分析内容和分析方法。
四、反思教学导入与其它教学环节的契合度
从教材的角度来说教学导入是呈现教学重点的载体,是各教学环节的先行者。因而教学导入不能特立独行,必须和其它教学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判定与其它环节的契合度,如教学导入环节之后学生的注意力是否下降?是否可以为其它教学环节做好前期铺垫?虽然只是一个简短的开头,但是科学有效的安排教学导入环节会让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着更深刻的体验。在课后教师能习惯性地对该环节进行反思,不仅能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教师除了自我反思,也要通过同行评教、和学生谈话多方听取意见,不断提升与其它教学环节的契合度,让教学导入环节发挥大功效。
五、结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处于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教师要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导入环节的教学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层面和道德层面发展;初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这个主阵地,科学的教学导入能体现思想性和实践性,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初中教师引导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学、提高对初中道德法发展课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