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核心素养下中职思政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2020-12-07黄春梅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黄春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新疆 图木舒克 843806)

思政课在教育历史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为塑造学生的人格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近些年来这门课一直不被重视。在中职教学中,思政课更一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学生对待这门课的态度非常随意。随着时代的发展,让学生在成才之前,先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成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教育重点。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中职思政教师必须对思政教育作出改革,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新型人才。

一、联系生活,吸引学生兴趣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净化社会,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思政教育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如果让学生单纯从生活中去体验,思政教育的普及就会困难很多。为了尽快培养学生的德行,健全学生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想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并明白学习思政的真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实际生活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教授《塑造良好形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不同仪容带给别人的感受,我搜集了很多对比图,并把这些图片做成了PPT。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PPT去对比哪些形象更能清爽利落,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明白良好形象的重要性,我还鼓励学生说出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不能接受的形象是什么样的,见到不好的形象,自己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样的。通过交流讨论,学生都看到了自己外在形象存在着哪些不足,到了下堂课,学生们都对自己的形象做出了改变,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的要求在变,教育理念也随之改变。传统教学既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由教师系统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现在的教育理念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发去学习。想让学生爱上思政这门课,中职教师就需要去钻研学生的兴趣爱好,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授这门课,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团结友善》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能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我把课堂教学搬到了课外,让他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我班上共有26个学生,在分组的时候我故意没有把学生平分成两组,而是给一组安排了12个人,另外一组安排了14个人。比赛开始前,14人组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取得胜利,然而结果大跌眼镜,12人组才是胜利的那一方。这个结果在我意料之中,因为在比赛前我在14人组中挑出了两个人,让他们在拔河比赛过程中反向使劲。缺少内部团结,剩余的12人无论多么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比赛结束后,我把其中的猫腻告诉了学生,学生在大呼不公平之时,不仅明白了团结友爱的作用,也明白了在比赛中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耍小聪明。把游戏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思政课。

三、引入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底蕴

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拥有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政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还能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做到事事以国家和民族为主,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中职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学生不只文化基础薄弱、有严重的厌学情绪,还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个时候,把传统文化引入到思政教育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懂得他们是社会未来的主人,需要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例如:在教授《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时,我给学生们讲了《黄香温席》《张良拾鞋》以及《百里负米》的古典小故事,让学生从古人的言行中去感受传统美德,让学生明白中国之所以能成为文明古国,就是因为先人这些美德一直影响着后人。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政教育中,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升起民族荣誉感,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

四、结合心理学,因材施教

中职教育看似简单实则内含无数艰辛,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问题学生,他们不仅学习能力差,有强烈的厌学心理,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还特别差,教师的教学方法稍有不适,就可能激起他们强烈的逆反心态。针对这些现状,中职思政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入心理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例如:我班上有个学生,上课迟到就算了,每次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手机,根本不关注我的教学内容。在进行了多次教学改革后,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只有这个学生一成不变,颇有油盐不进的意思。在一次课堂教学中,这名学生又在玩手机,我让他把手机收起来下课再看。听了我的话,学生确实收起了手机,但是往桌子上一趴,任凭我再说什么,这名学生都没有动过。为了了解这名学生为什么这么厌学,我私下找学生交流讨论,在我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学生终于打开了心扉。原来学生本身是不想上学的,初中毕业后他就想自己闯荡社会,但是家长不同意,他是被逼着来学校的。针对这个情况我从社会的就业现状,家长的用心,以及学习的作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最后,学生终于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变成了一名勤学好问的好学生。

五、总结

开展德育教育,不能只是生硬地讲解课本中的知识点,中职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发现德育这门课程的乐趣。德育教育的普及不仅能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让学生成为核心素养要求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