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计划书为牵引
——“自主游戏”提升大班幼儿前书写核心经验的实践研究
2020-12-07钟冬华
钟冬华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城区幼儿园,江西 赣州 341200)
一、游戏计划书应用的必要性
其一,源于幼儿的日常表现。幼儿进入打扮后,对于外界事物好奇心强烈,在区域活动探索中有着浓厚热情,很多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期间,对于内部设施不够爱护,经常出现图书破损和随意摆放的情况,对于此类情况,有的幼儿认为应该贴上提示,告诉其他幼儿不要乱摆放图书,或是损坏图书。但是幼儿自身所掌握的文字较少,在温馨提示设计中多是图画和符号结合,此种方式可以充分放飞幼儿想象力,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思想含义。而这,也是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正式学习书写前的前书写的具体表现,对于此种现象,需要教师予以积极引导和帮助。
其二,基于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不同情境中,经常会出现书写行为,对于前书写兴趣较高,并且有很大的需求。如,在“我的游戏我做主,自主记录”活动中,可以创设情境,鼓励大班幼儿提前讨论这一主题内容,畅所欲言,讨论游戏内容,为后续的自主游戏前奠定基础,并进一步跟进游戏计划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保持高度参与热情。每次游戏开始前都要讲解一边规则,浪费时间,这时有幼儿提出来,要不把玩法画下来贴在门口,这样大家看到图画就知道具体玩法了。以此为契机,鼓励幼儿尝试通过画下来玩法来介绍游戏规则,帮助其他幼儿了解游戏内容,制作自主游戏。通过自主游戏方式,编制自主游戏计划书,可以带来更大的教育价值,持续推进游戏活动的同时,充分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游戏计划书下的自主游戏提升大班幼儿前书写核心经验的实践
(一)观察目的
分析自主游戏设计中游戏具体情节,包括游戏内容、游戏场景和游戏环节,并掌握幼儿前书写核心经验情况,为后续游戏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二)观察和解读方法
现场观察和记录幼儿活动情况,为后续解读提供素材支持。通过拍摄照片和视频形式,记录下游戏全过程,满足后续追踪需要。
结合学前教育改革要求,应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实践和探究的机会,自主选择游戏活动,与其他幼儿结伴参与游戏。综合考量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围绕游戏主题内容来自主游戏、合作探究,编制游戏计划书。
如,小明:我在这里画一些圆圈,然后画一些凳子,画出箭头让朋友们这么走,小龙你画红线吧!
小龙:好啊!
小明:给你们看看我在土拨鼠乐园中学习到的玩法,从钻爬筒到这里,然后钻到这些圆圈里,进入网例,然后进入这里……
通过对本次游戏计划书的前书写综合分析基础上,了解到小明的前书写习惯于随意涂鸦、线条书写,然后逐步发展到有纸笔互动的书写,是经验的累积,书写逐步稳定。小明在前书写针对性明确,前书写活动时内心已经有着明确的规划和具体答案,更多的是结合自身经验来完成游戏前书写。前书写内容是幼儿游戏活动为前提,其中主要是以符号、图画为主,符号数量少,多是剪头,形式单一。而在前书写内容中有符号内容,其他的则是图画内容,图画十分直观,在“快乐动动动”混龄游戏中,幼儿已经具备了游戏过程经验,前书写中更有话说,是幼儿在前书写活动前的经验累积。通过此种方式,有助于积累前书写核心经验,促使幼儿的语言能力提升。
三、游戏计划书的实践收获
(一)基于游戏计划书,可以大大提升幼儿前书写兴趣
前书写期间,推动游戏形式多样化,通过设计和组织自主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在游戏场景中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前书写兴趣。基于幼儿计划和解读,学生在前书写期间可以让同伴了解创意表达,为后续持续推进奠定基础。
(二)梳理幼儿前书写能力
在自主游戏活动持续推进期间,通过观察帮助教师更加全面了解幼儿实际情况,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究前书写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前书写并非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与幼儿经验生活联系密切,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才能带来更加生动、丰富的感受。将游戏内容、规则和玩法均记录在前书写中,鼓励幼儿通过符号、画面呈现,配上教师书写材料,吸引幼儿关注,逐步累积经验,尝试着去分类不同符号系统,提升幼儿前书写能力。
(三)关注解读环节的促进作用
幼儿前书写能力持续观察和发现中,持续推进中帮助幼儿积累前书写核心经验。明确前书写重点、难点,解读幼儿前书写能力,与幼儿积极对话交流,考量幼儿兴趣,落实混龄自主游戏活动中。组织对话游戏,引发幼儿参与兴趣,全身心投入到前书写活动中,学会自我表达和与人共享。
结论
综上所述,游戏计划书下巧妙设计和组织自主游戏,有助于锻炼幼儿的前书写能力,积累前书写核心经验,在享受游戏的乐趣同时,有效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