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核心素养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创新策略

2020-12-07张玉英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张玉英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外国语学校,广东 佛山 528300)

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渐深入,与之俱来的便是核心素养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将核心素养与班级管理相联系,主要分为三部分,即社会参与、自主发展以及文化基础等内容。这三部分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也是其他优秀品质培养的基础,对于中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初中班主任角度出发,来谈谈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

一、班主任带领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班主任是“一家之主”,应该承担着班级的一切管理事务。很多班主任也是这样做的,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关心班级秩序、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的管理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出众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班主任的责任承揽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得到极大的限制,对于班级管理,班主任让学生做什么,学生才会去做什么,而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活动之中。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们游离在班级之外,难以将自身作为集体的一份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班主任需要适当的将管理责任下放给学生,让他们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物,将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这样做有助于激发他们主人翁意识,从而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来。例如,在制定班级规矩时,班主任引导学生每个人想出一条应该遵守的班级纪律,如果做不到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样一来,充分体现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们不会存在抵触心理,增加了班级规矩的权威性。在班干部的选举中,班主任不能够根据学生的成绩来主观的决定,而是应该采用学生民主选取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心目中的班干部。学生们将自己理想中的班干部人选匿名写在纸条上,学生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最终得票数高的学生任命为班干部。这样一来,班干部是由学生民主选出来的,学生们是从心底里服从的。当班干部选出来之后,班主任要适当放权,让每个班干部有一定的权利作为相应工作的保证,推动班级管理的共同进步,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互教互学,培养他们的“自主发展”

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学习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为此,班主任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从学习的方式上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提升班级集体的学习成绩,实现共同进步。

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去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在合作学习中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例如班级位列前三的小李同学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但是缺乏日常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排名靠后的小张同学虽然分数不高,但是却有一套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班主任通过系统性的观察与分析之后,将二人划分为了一组。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小李帮助小张将分数提升了上去;小张则是帮助小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并在上下学陪着小李一起锻炼,二者实现了优势互补的同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便是互教互学最好的体现。同时,班主任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可以建设兴趣小组,让兴趣相同的学生有机会在一起相处、玩耍和学习。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选出小组长。同时为了满足个别同学的意愿,还可以确定小组长轮换制度,让每个同学感受到小组长的不容易,从而积极配合其他同学的工作,通过这种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明显得到提升,促进了他们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通过在班里建立“读书角”,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身上文化气息,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汲取文化的机会,采取一些文化建设的手段。谈起文化建设的方法,可以说是种类繁多,例如较为常见的便是每周开展辩论会。学生想要在辩论会中一展风采,需要博览群书,来作为自己辩论的证据,从而增加学生的文化基础;班主任利用教室的空间建立读书角,让每一位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已经读过的书放在读书角,这样一来,既可以了解同学之间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将各个同学有限的资源集合起来,通过交换阅读的方式,给大家阅读不同主题书籍的机会。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该重视环境对于学生行为的影响,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在墙壁上张贴学生喜欢的座右铭,每周创设一期主题不同的黑板报或者是文化墙,以此来发挥环境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班委全员参与,各司其职

为了培养提高班干部的参与意识,以及减轻他们的工作任务,班主任可以就一个岗位分配两名学生担任。最好是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这样可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同时,为了将管理任务细化到个人,还可以设置班委小组,即将全班同学分为几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管理本组内的事务,为了让每个小组提升重视程度,还要对管理的质量进行量化,每周或者每个月评选出排名靠前的小组以资鼓励,以及排名最后的小组进行惩罚,如打扫教室或者替学科班主任分发作业等等任务,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

五、结论

新时期的班主任管理不再是将全部的工作揽在自己身上,而是要适当地下放给学生一定的权利,让每个学生、每一位班干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将学生从被管理者的身份变为管理者的,不仅可以提升他们为班级服务的积极性,还可以让他们换位思考,明白管理班级事务的艰辛,从而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