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音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20-12-07梁粤梅
梁粤梅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近年来,随着地方本科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校园内在校大学生人数增加,素质参差不齐。这些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并削弱了学校的就业质量,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在这个时代,音乐专业自主创新创业精神是大学教育的良好推动力,是促进大学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繁荣的补充力量。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音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大学的音乐教育的主要工作是培训基础音乐师资。然而,随着近几年的继续教育改革,音乐专业人士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如今,音乐专业教育方面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可以得到优化,以培养音乐人才,提高音乐人才的专业水平,为未来的创业和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为社会创造更健康,更优雅的音乐艺术,并帮助建立更好的基础音乐教育和社会建设。
二、当前高校音乐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重专业轻创业
在一些大学中,创新创业概念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大学只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一部分。他们通常在其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少量讲解。许多大学没有设置任何特殊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育实践甚至是不可能的。一些大学不顾市场需求,单方面寻求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该课程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缺乏针对大学生的音乐实用性的发展。结果,大学生发现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也很少选择自主创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差
一些大学虽然有专门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可教授与学生有关的知识,但系统建设仍处于准备阶段,且配套设施,教育政策和运行机制都不够完善。它几乎保持在鼓励学生的理论水平上,不是很灵活,操作性不强。当然,它在促进学生方面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三)音乐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
一些音乐专业的学生水平不高,但是对就业的期望很高,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准确定位和理解,相对狭窄的就业观念,以及缺乏创新思维,再加上音乐学科要求非常专业,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除非学生改变对就业的看法,否则就业困难的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音乐专业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对策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音乐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人才,实现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是检验教育有效性和使大学生实现其价值的重要途径。就音乐专业而言,他们一直对就业充满期待。也许他们会更加偏向加入高等教育机构和专业音乐团队,以使所学知识变得有用。实际的社会需求远远少于毕业生的数量。因此,创新创业概念需要融入音乐专业教育中,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择业→创业,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他们的自己专业素养。为了抓住更好的就业机会,需要不断提高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课程体系
音乐专业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广阔的视野。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将使学生充分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对当代音乐的概念和深刻的文化理解。扩大实用选修课的种类,让学生选择以音乐教材为中心的乐队编排和艺术管理等免费课程,并提供唱歌和伴奏等课程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实效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并借助MOOC,优秀课程等扩展教育。在建立教育课程体系时,有必要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实践教育,并根据从初学者到高级的水平和阶段增加实践性环节课程的数量。我们将设计实用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考虑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提高教育质量。
(三)注重校园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是学习的好地方,不仅限于课堂,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是音乐专业学生可以展示才华的地方,实践是课堂的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和组织学校内外的艺术实践项目,并为音乐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例如,音乐会,演讲,艺术表演和其他活动可以由音乐专业人员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进行。当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时,他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使用,并可以及时检查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接触到艺术大师,与专家合作是获得经验的最佳方法。在学校举办合唱比赛、校园歌手比赛、乐器比赛、音乐节等活动是学生们热爱的活动,并且积极参与。作为学生不仅是参赛选手,而且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充分发挥团队在活动中的作用,并不仅对音乐专业而且对学生都丰富了实践的意义。在组织力量,人际沟通和沟通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结语:综上所述,音乐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改进研究,通过传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总结创新创业教育优势,以改善音乐专业人员的教育课程体系,适配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目的,提高音乐专业的就业创业能力,并为社会提供一定的音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