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策略
2020-12-07佘坤茹
佘坤茹
(河北 邯郸 056000)
一、土建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所谓施工技术管理是指对工程的全部技术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工作,技术工作要素包括技术人员、技术装备、技术规程、技术资料,技术活动过程是指技术计划、技术运用、技术评价。基本任务是贯彻国家技术政策、执行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明确划分技术责任,保证工程质量,开发施工新技术,提出施工技术水平。技术作用的发挥除决定于技术本身的水平外,在极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没有完善的技术管理,再先进的技术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二、土建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中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因此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三、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策略
(一)完善贯彻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
工程技术标准是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技术法规,必须认真执行。要加强对强制性标准的培训,增强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的能力。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对相关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必须按规定严厉查处。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3.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4.施工质量管理制度;5.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6.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7.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二)认真会审施工图纸
在施工技术管理中,最关键的是要理解施工项目的设计意图和施工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在工程项目中标后,认真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尤其是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一起,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会审。在保证建筑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工程质量基础上,通过协商及时解决施工单位提出的图纸设计问题和更改需求,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仔细检查设计图纸说明与相关资料是否齐全。
(三)技术文件管理措施
1.变更设计。竣工文件的编制总是出现变更设计有漏项的问题:或是没有检查证(移交时接受单位要抽查,发现后拒绝接收),或是竣工图没有显示,或是工程数量没有相应进行增减。
2.原材料也是竣工资料的薄弱环节,混凝土(砂浆)试压报告显示了日期、配合比选定、原材料复试报告编号,根据编号找到相应的报告单及出厂合格证,却有水泥出厂是2月份使用却是8月份;或是一张报告使用了一两年的现象。实验资料本身就繁多,环环相扣,加上同一实体各种资料日期对不上,后期整改的难度可以想象。这就需要在填写资料时认真、及时、准确、符合规范,特别是实验人员要监督把握。
(四)加强人员技术管理
1.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企业要加强对技术员工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进行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及时的修改能力。企业建立考核制度,对技术人员定期进行技术考核,并且还要有合理的奖罚制度。对于优秀的技术人员要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还要用来鼓励和督促其他的技术人员,充分发动他们的认真、负责、谨慎的态度。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人员要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对象从设计情况、建筑特点、技术要求、操作注意事项有较详细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稳定以后的施工建设,对于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应强调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和成品保护以及建筑材料方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技术要求,如采用的新结构、新工艺提出的技术要求等。实现各层各级都要有技术交流,保证每一个员工了解以及掌握技术。甚至保证该技术所涉及的材料、工艺、结构甚至具体操作向有关人员详细交底,力求详细全面,必要时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督导,技术交底经常性分阶段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