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路径浅述
2020-12-07
(无锡市新吴区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0)
基于目前发展我国的发展,对事业单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事业单位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要增强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意识。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优化内部管理,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升服务水平。现事业单位将企业绩效考核模式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改善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动了职员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事业单位服务能力。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源于企业管理,相关研究认为,人是一项资源,能够通过管理、引导、分配发挥其作用,并转化成企业效益。由于教育背景、个人阅历、性格特征不同,人力资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适合不同的工作岗位[1]。人力资源是一项动态资源,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发挥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能够优化人力资源分配,让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
(二)绩效考核内容
1.一般内容
事业单位一般绩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养、行为能力、工作成果等多个方面,侧重于职工基础工作能力。考核原则、考核标准相对清晰,能够综合反映职工基本工作能力,也是事业单位进行人事调动、职称评定、资金发放的主要依据[2]。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均在职工评定上采用一般内容绩效考核方式,应用范围较广,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发展潜能
发展潜能考核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开发能力、思维能力、服务意识等几个方面,相比于一般考核内容,发展潜能考核更具抽象性,但对事业单位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激发职工潜能、规划职工未来发展、人才培养主要依据[3]。相比于一般内容,发展潜能考核更具抽象性、主观性,实施过程也相对比较复杂,考核结果应用较差。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现状
(一)内容单一
我国多数事业单位均采用了绩效考核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但考核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依据任务完成质量进行考核,过于注重指标完成情况,导致职工缺乏合作性、创新性、服务性,没有认识到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也缺乏积极进取动力,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合作开展。职工也不会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业务创新与业务服务当中,反而限制了事业单位发展。
(二)考核问题
绩效考核目的是评定事业单位职工工作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人事调整。但部分单位存在绩效考核不透明、指标不合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考核结果受到单位职工质疑,严重损伤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不但无益于人力资源管理,甚至会导致人才流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事业单位也不再是“金饭碗”,人才就业选择范围更广,事业单位如果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着不公正现象,也难以留住人才,不利于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三)成果应用
绩效考核能够将单位职工综合素质、工作成果、个人能力量化显示,让人力资源现状一目了然。我国各事业单位大力开展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工作,但没有将绩效考核成果与人力资源管理挂钩,“考而不用”成为了事业单位管理普遍现状。绩效考核成绩较低的职员,没有进行特殊处理;绩效考核成绩较高的职员也没有得到相应奖励,选拔晋升干部时依然采用提名投票的老办法,并没有结合绩效考核成绩,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4]。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路径
(一)完善绩效考核内容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坚持全面化、个性化、综合性考核原则,完善考核内容。
第一,全面化:为了全面评定职工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应该设置≥4 个维度的考核标准,从业务完成、群众评价、同事评价、管理层考核等多个方面对职工进行全面考核,提升考核全面性[5]。
第二,个性化:事业单位岗位不同,其主要业务也有很大差异性,一部分职工主要负责窗口服务,容易与群众发生纠纷,因此投诉率也高于其他部门。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事业单位要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设置考核标准,避免出现“一刀切”考核现象。
第三,综合性:以往考核过程中主要侧重于一般绩效考核内容,并不重视发展潜能考核,导致考核结果出现偏颇。新入职人员在基础考核上普遍要弱于老职工,如果仅是对一般绩效内容进行考核,难以激励新职工,也不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考核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将学习能力、开发能力、思维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融入考核当中,单独列项评定,并将其作为人员岗位调动的重要依据,开发职工工作潜能。
(二)规范绩效考核流程
“公平、公正、公开”是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也是维持绩效考核权威性的根本。事业单位应该明确考核流程,并公开考核过程、考核结果,将考核流程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确定流程内容与考核方式,并严格按照规定与标准执行考核[6],考核结束后,将结果及时公示,接受职工质疑,力求考核结果公平性。
结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业单位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各项社会服务,也是群众最信任的单位。在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内部改革,改变内部僵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局面,将绩效考核管理应用于其中,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开发事业单位职工潜能,提升单位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