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思想对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发

2020-12-07

魅力中国 2020年20期
关键词:人本通识中医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 外语教学部,吉林 长春 130031)

在全球化空前发展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对于中医药高等院校而言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将中医药瑰宝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就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交流工具可以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有效助推器,通识教育使二者自然融合推陈出新,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识英语教育的“人本”思想强调了对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高等院校通识英语教育的研究情况

对于当代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是当前和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1],而英语教学中的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正如提出有关通识英语教育“三套车”理论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鼎民教授的观点,“外语能力、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多学科知识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因此,这三种功能都和素质教育相关。其中英语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的“本职工作”;而跨文化交际和通识教育是大学英语可以兼顾的‘职能’,是大学英语与其他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共性任务。”[2]在通识英语教育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中,中医药高等院校也及时把握住这个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培养通识博学的意识。

二、通识英语教育“人本”思想的意义

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并不是人力(manpower)的形成,而是全人(manhood)的发展”[3],而通识英语教育的“人本”思想强调以英语为工具广泛学习文史哲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吸纳人类千百年积累的精神成果,使学生拥有独立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情趣,正确的批判力和价值观,创新的思维和良好的修养,不但加强英语能力的训练,又专注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而且促进教师拓宽教学思路,精心选择教材,严谨组织课堂,运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去运用分析、批判和扩展等方法来活跃思维,因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通识英语教育,其“人本”思想更有力推动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迎接中医药事业更美好的未来。

三、通识英语教育“人本”思想对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人本”思想塑造通识化“全”人,并引导他们慢慢实现对世界人文传统的继承和中医药理论的传播,最终完成中医药高等院校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使命。

(一)通识教育“本土化”

“人本”思想归根结底体现在培养自由博学、全面发展的人,对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发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力求实现“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的有机结合和通识发展,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即通识教育“本土化”。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结合专业使用英语,例如,课堂上设置讨论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笔者所在大学英语课堂一般是50-60 人,5 人一个小组,分成10-12 个小组,固定小组序号。每节课都安排一个话题,每组在讨论中选一个代表,教师随机叫小组序号,被叫到的小组派代表发言,要求阐述至少3 条中医药相关论点,且每组的发言人在下次讨论中不能重复。教师做好记录,经过一个学期的自由讨论,每位同学的专业思辨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锻炼。

(二)通识师德师风

通识教育使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要求教师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备课,唯有师德崇高,乐于奉献的教师才能任劳任怨,默默耕耘。教师不再拘泥于一本教材,以人为本,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根据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护理、临床等不同学科特点,打开英文学习的不同思路,展开内容丰富的英文讲解,使学生以崭新的视角熟悉专业,积累词汇,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更加适应未来的职业挑战。例如,教师鼓励学生掌握中医学术语的准确表达,培养学生对于中医治疗过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的英文表达能力,有助于中医药事业在国际舞台上呈现更加精彩的表演。

结语

通识教育的“人本”思想,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反复展现在锻造中医药学子的历程之中,终将使他们发展成为具备高尚情操、饱满精神、广博学识、中医诊疗技能和英语沟通能力的“全”人,进而推动中医药事业国际化的发展,让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承担起守护全人类健康的重任。

猜你喜欢

人本通识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人本计算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