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 赏析 创写
——浅谈低段儿童诗教学“三部曲”
2020-12-07
(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浙江 乐清 325600)
儿童诗活泼、灵动,儿童诗教学也应灵活多变、活泼有趣,不能固化成某些程序或形式,但无论如何,总离不开读诗、品诗、写诗等一些基本策略,姑且称之为儿童诗教学“三部曲”。
一、诵读——发现诗韵,涵泳内化感意蕴
儿童诗的教学,诵读是起点。朱光潜先生说过:“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学意义反在其次。文学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儿童诗语言清浅、干净、简约、明丽,非常适合诵读。
(一)读诗,贵在日积月累
读诗首先要有优秀的作品,金子美铃、金波、圣野等一大批中外优秀的诗人专门为低龄儿童创作的诗歌与儿童具有天生的亲和力,非常适合诵读。内容有了,如何对学生进行童诗教学呢?如果每次都单独拿出整节语文课对孩子们进行“填鸭式”灌输,一来学生会厌烦,二来时间并不允许。于是,笔者再三思量,决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把童诗作为每日的“甜品”开展“课中课”的教学,即在每天的早读课或语文课上抽出五分钟时间展开读诗活动,让孩子们在每天的这五分钟诵读里爱上童诗甜丝丝的味道又不至于腻烦,让孩子们在每天的这五分钟诵读里提升审美品位,培养敏锐的诗感。日积月累,学生将诗的言语内化于心,自然下笔如有神了。
当然,除了读别人的诗,孩子也要读自己的诗。每一次创作,我都会让孩子在“诗人”的位置署上自己的“大名”,而后大方自信地把自己的大作读给同学听。这样,写诗的孩子感受到了自信,听诗的孩子沉浸在同伴的奇思妙想中,童心对接童心,愈加能把诗意诉说,诗意就这样不知不觉环绕身边了。
(二)读诗,重在内化融入
文字进入灵魂的唯一方式就是“读”,多形式、多层次地诵读儿童诗,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情感的音响,孩子很容易在声音和节奏里感受到诗歌的音韵,进而和诗产生共鸣,融入诗歌,发现其中内含的美。
二、赏析——习得诗性,活化画面生情趣
儿童诗大都是基于儿童立场、儿童的角度而创作的,诗中的语言用词从儿童审美情趣出发,充满了童真、童趣,易于被儿童所接受。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引领学生就诗歌进行赏析、品位,感受童趣和童诗之美,唤醒孩子的言语感知天性。儿童诗是美的化身、情的产物、心的结晶,三元素中“美”是核心,继而产生了“三美”的赏析模式:既在诵读中“寻美”,在品味中“赏美”,在积累中“藏美”,三者相互融合,既源自生活,又有“技法”可寻,直抵儿童内心。
(一)赏析要联结生活,体验情感
儿童诗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诗人对儿童的生活状态、个性特点进行深入观察与感知后,运用简练的语言和艺术的手法再现生活的场景。因此,儿童诗赏析要回到儿童诗产生的源头——生活,即在联结生活、回忆生活中触摸和还原诗歌流露的情感。故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诗之情。
(二)赏析要尊重个体,悟得“技法”
儿童诗表现的事物,应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诗歌教学就要引导孩子们用眼看,用耳听,用嘴品尝,用手触摸,展开想象,精心构思,努力唤醒他们内心的智慧巨人。
三、创写——激扬诗情,厚积薄发写我心
读是积累内化,写是沉淀的外显,读诗写诗,构成完整的儿童诗教学。在学生诵读、赏析诗歌美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诗的言语特点,引领学生走进诗歌创作的大门。
(一)童诗创作,模仿是必经之路
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作的基础。写儿童诗亦是如此,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模仿”无疑是一座通往“创作”的桥梁,它降低了孩子写诗的坡度,消除了他们的畏惧心理,是提高孩子儿童诗创作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模仿优秀的作品不仅可以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诗意熏陶,增加言语积累,更重要的是在“依样画葫芦”中获得灵感与技巧,让他们相信自己是“天生的诗人”。
(二)童诗创作,想象是飞扬的翅膀
会写诗的人要有两双眼睛,一双现实的眼睛,另一双诗意的眼睛。其实“想象”便是孩子们的另一双眼睛。儿童诗不光是一种复杂的文字技巧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来自激情想象力的自由驰骋。儿童是最富有想象和联想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有了生命,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想象是儿童诗创作的命脉,是童心飞扬的落点。所以,为想象选择支点至关重要,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尝一尝、摸一摸这来自生活的“五觉法”便为孩子们天马星空的想象提供了无限支持。
四、结论与建议
儿童诗之所以为儿童诗,是因为诗歌里有童心。孩子们通过读诗、品诗、写诗,发现美、捕捉美、创造美。童年遇见诗,就拥有了诗意童年,孩子遇见诗,就成了诗意儿童。在儿童诗的教学中,我们要在细节处呵护童心,不断鼓励孩子敢说、想说、抢着说,用温暖的爱来开启孩子的诗心,用包容的心欣赏孩子的奇思妙想,让孩子的灵性在那一刻粲然绽放。
儿童诗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拥有诗意的人生,热爱诗歌的孩子,一定是诗意、柔软、明媚、向上的。如同清晨的阳光,就这般撒落下来,微风、露珠、落叶、脚印,攀爬的蚂蚁、飞舞的蜂蝶……一一接受阳光的轻抚,温情、快乐、向往便从各自的心里满满滋长。而儿童诗的力量,就像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