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化研究
2020-12-07
(贵州省织金县熊家场镇中学,贵州 织金 552100)
近几年来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目前实施的创新教育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结构、评价等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认真总结,不断完善、丰富和优化。
其一,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更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是持续创新型教师,在创新的学校环境中,依据创新教育理论理念,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学生的过程。教师所从事的事业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的重要事业。创新教育发展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思想,认为主体性是学生的内在属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赋予的。创新教育思想认为,学生主体观重在释放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育教学中的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和发展学生个性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教育是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复制能力的提高。教育的实质在于把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心智结构。教育的显性过程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教育的隐形过程是在向受教育者传授前人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方法途径。
所以,每个学生都可以成功成才,成就大业。学生的发展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主动寻找,充分利用各种外部条件,主动参与自身的发展,逐步实现身心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
其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学习,更符合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从事的是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未来获得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服务而奠定基础。它强调的是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
以课堂创新学习教育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持续性,需要有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要有家庭和学生创造创新性学习环境,但培养学生创造性,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
一是初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学习,时间是创造创新因素养成的基本条件,所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阵地。
二是课堂教学以学习新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创造性学习既离不开知识元素,也离不开学习知识的过程。初中生脱离了课堂的知识和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创造性就缺少了基础。
三是创造性是一种综合素质和多层次素质综合性,说明创新创造学习包括思维、想象、个性等多方面的素质。多层次,说明创新创造性可以分为“基础性的创新创造性"和“专业性的创新创造性”。前者包括求知欲望、问题意识、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独立性等;后者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等。
不论是哪个方面和哪个层次的创新创造能力,都可以在课堂教和学中得到培养。根据创新学习的理论方法,我校制定了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学习的一般结构模式;创新性有机导人,学生提出问题一教师创新性精心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性练习一一教师反馈评价,引导情境,延伸拓展有所创新。
其具体实施是:第一环节,教师激发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和提出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学习探究的兴趣,教师有机导入,方法恰当,创设情境,联系已有知识,自然导人新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努力创设师生平等民主互动的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在教师有机导学中学生有无限的学习和创新潜能,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强调普于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教师启发引导,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对重点难点和学生提出的重大问题点拨指导,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创设情境,精心导学,打开思路、活跃思维、激发兴趣,突出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学习、分析问题、寻求解答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自学自悟。
第三环节,是教师导练和学生有效练习,把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知识,智力结构系统的训练,也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在此既要强调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意志和创新思维。学生能更多的运用创新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即运用创新思维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环节,教师反馈评价,引导拓展,学生巩固拓展,有所创新。教师和学生双方反馈、得到充分的教和学的反馈信息,教师在评价中要能突破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并由此能引导学生向知识及运用的纵向和横向,深度和广度等延伸拓展。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扎实训练、能理解内容掌握要领,有所创新,并明确和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既强调知识的联系和延伸,也要强调创新思维的开放和发展。这个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简明,便于掌握,操作性强,突出教师精心有机的引导,启发、激励,体现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学习,有所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问题意识,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会学习,会创新。
综上所述,我们的教师要争当创新型教师,建设创新型学校环境、班级环境和课堂环境,强调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主渠道中实施创新教育和创新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目标,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推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