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运用
2020-12-07贾鹏鹏
贾鹏鹏
(库车市第三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什么是诵读法?诵读法是一种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的艺术再创造活动,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方法。②作为一名从教13年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探索诵读法,并把诵读法应用在语文教学中。
一、诵读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从古到今,吟诵是最重要的诵读方法。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
写道:“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呵。”③在寿镜吾老先生的严格要求下,少年鲁迅认真诵读六年时间,积淀下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可见,诵读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诵读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老师如何把一篇课文呈现在课堂上?这就涉及到教学方法。我们以讲述
法为例,老师一个劲地讲课,学生到底是听还是没有听?学生听了多少?这些都有待于商榷。但诵读法就不同了。以《春望》为例,老师如果只介绍杜甫,分析这首古诗的四联,用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主动听课的学生不多。但如果老师换个思路,播放诵读音视频或者教师范读。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被调动起来,学生就会跟着诵读。
(二)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美和情感美
我们教读一篇课文,教学重点就是品读语言,体会语言的美感,进而体会作
者的情感。以《春望》为例,师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就要抓住 “草、木、花、鸟”四个意象,重读颈联的“连三月”、“抵万金”,体会这首诗的语言的精炼,进而体会安史之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三)诵读是语文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从2016年开始,无论是部编版语文教科书,还是2017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的高考中,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语文新课改的环境下,诵读是语文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二、诵读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广泛占有诵读音视频资源,选择最适合学生的诵读音视频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广泛占有诵读音视频资源。这是语文教师运用诵读法的前提。面对一篇现代美文或者古诗文,语文教师要广泛搜集诵读音视频,再逐一进行比对,将最适合学生的音视频挑选出来,作为诵读的首选。我在教授《岳阳楼记》前,搜集到诵读音频。这个音频的诵读者普通话很标准,但诵读的语速、语气、语调是一成不变的。这样的诵读音频连我都感动不了,如何能吸引学生。于是,我在网上搜索一则赵忠祥的诵读视频。在《西游记》“云宫迅音”的配乐下,赵忠祥用浑厚的声音诵读《岳阳楼记》。赵忠祥的诵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学们意犹未尽,连续看了三遍诵读视频,背诵了这篇课文。
(二)开展有效的诵读指导,把好学生诵读的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开展有效的诵读指导,把好学生诵读的脉。以《行路难》(其一)为例,如何开展有效的诵读指导?首先,语文教师要深入研读这首诗及写作背景,给学生范读。然后,语文教师要指出:在读“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时,要重读“停”、“投”、“拔”、“顾”四个动词,要放慢语速、语调、语气要低沉。要把李白的怀才不遇,不能实现报国理想的愁苦、郁闷之情读出来。在读“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时,要稍微提高语调,稍微加重语气,要读出李白相信朝廷重用自己,实现报国理想的信心。在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④时,语文教师要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声音洪亮、提高语调,把李白的那种对报国志向的自信心读出来。至此,语文教师把好学生诵读的脉,这样的诵读指导就是有效的。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春》为例,以男生、女生分开读的效果较好;以《石壕吏》为例,可选择三个学生,扮演旁白、官吏、老妇,进行分角色诵读。在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点评。比如:这个男生将官吏的横征暴敛的语气读出来,这个女生将老妇可怜之态读出来,那个男生将作者的怜悯之心读出来。语文教师一两句简单的点评,对学生是莫大的鼓舞。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播放诵读音视频、开展诵读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将诵读法广泛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注释:
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②李全才.谈语文教学中诵读法的作用[J].珠江教育论坛,2010年04期.
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42页。总主编:温儒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④《行路难》,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53页。总主编:温儒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