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舞蹈专业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7周媛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周媛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教学理念,在单一和固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就是学生被动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则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状态,课前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预习,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再通过课上与老师和同学共同对不理解的知识问题进行探讨,增强学生参与感,让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更好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和利用这一资源,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在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教学平台,将舞蹈知识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传播到平台中,充分发挥出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舞蹈专业课中的作用。
一、翻转课堂在舞蹈教学内容方面的应用
在高职院校舞蹈专业课中使用“翻转课程”教学模式,舞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进度自主安排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自行设计和录制舞蹈教学视频并设置好课程难度、目标和结构。然后在视频录制的过程中做好有针对性的讲解。
例如在教授苗族芦笙舞时,教师在录制的教学视频中除了基本的舞步、舞姿和节奏等的讲解外,还可以加入更加展示细节的图片和动画,对这个舞蹈所涉及的难点进行分解讲授和强调,达到学生从视觉上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的效果。另外,不同的舞蹈也会有部分相似的动作,学生对此或许会产生疑惑,例如回族和维吾尔族的民族舞蹈中均有“颤”和“摆”的动作,教师这时就可以通过视频对这两种舞蹈的区别向学生们展示:回族舞蹈富有回族生活的真实性,通过模仿劳动场面展现出回族人民的质朴和纯真的民族情感,而维吾尔族的动作要点在于“颤”,微颤而不窜,展示出热情青春之感。
除此之外,教师还须全面考虑教学过程会涉及的各个方面的诸多问题,包括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应确定什么样的主题、达到什么样的视觉效果、课程结构与授课进度如何安排更好以及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等等。学生们完全可以通过视频进行课前预习,还可以在微信等社交软件上与老师和同学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探讨学习问题。
二、翻转课堂在舞蹈教材资源方面的应用
知识现在可分为系统化知识与碎片化知识,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合不同的知识类型,而翻转课堂更多的是用于碎片化知识授课,学习资源的设计环节同样能够体现出它的重要特征。因此,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舞蹈教材资源上应用,应遵循以下两点内容:
首先,翻转课程可以借由微课的形式来呈现所有的知识点。“微课”作为新知识时代衍生出来并流行的一种教学资源,其主要特点是教学时间短而目标明确、内容少而主题突出、资源容量小但针对性强、结构情境化且具备可操作性。这些优势都可以将传统模式的一堂课的课程内容细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教学。学生们在课堂学习时的注意力大概可以保持15 分钟左右,很难维持注意力完成一堂课四十五分钟的学习,从这方面来说,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提升学生注意,保持学习兴趣。
其次,舞蹈教师需要自己设计和录制翻转课堂的教学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受众群体设定为学习者,结合受众特点设计课程内容,制作出合适的基础知识讲解和全面分析的教学资源。这种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主题鲜明、结构紧凑,融合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解析,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水平。
三、翻转课堂在舞蹈教学评价方面的应用
“翻转课程”教学模式除了有前期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中期授课教学外,后期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翻转课堂中,舞蹈教师应预留些时间,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创造互相交流和分享收货的氛围和机会,即: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地反思与评价,学生也应该根据学习情况总结收获和评价。
翻转课堂课后教学评价可由三个部分构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应该针对包括课前视频预习、课中学习效果与问题探讨,以及实践技能掌握等内容作出评价和反馈或者提出建议。教师则需针对包括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对策作出反思,以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和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环节可以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共同改善以争取后续课程教学可以进展得更顺利。同样地,师生还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总结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之,才能不断完善教学实践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结 语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充分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应用于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借鉴传统教学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改进加强其信息化、多元化和融合性强的特点,更好地应用到教学中。当前,翻转课堂在高职舞蹈专业课中的运用成果已经初见成效,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与高职院校教学大趋势相适应,非常容易让舞蹈学生们接纳和参与,未来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实践也依然还需要师生不断尝试和改进,以求发挥更大的教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