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2020-12-07张锡容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粉笔应用题题目

张锡容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紫城镇上书小学,广东 河源 517400)

引言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在此指导下的各实验教材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单元,而把应用题融于各学习领域中,打破了传统应用题作为独立领域的格局。这说明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数学中的任何一个题目都会涉及到有关应用题的知识,这就更加强调了应用题在数学这一门学科中所占有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应用题是非常抽象以及难以理解的,本文将探讨如何教学小学应用题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很大作用,通过应用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应用题的教学有助于快速解决实际问题。有相关研究表明,一些学生之所以难以解决应用题,主要问题是理解题意不全面,许多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发掘不出来,解决问题受到很大的阻碍,这就导致各个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要学会分析题干,找出隐藏条件,再利用相关的数学算式列出相关的条件,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要让学生完全理解解题思路,而不是仅仅解出问题[1]。在给学生讲解时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话,使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来表达题干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融入到解题氛围中去,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解题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很多学生都认为应用题很难学也很难拿到分。因为,应用题有很多的文字叙述,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有的时候会读不懂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有的时候甚至会误解题目的意思。因此,在一套数学试卷上,应用题往往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应用题产生畏惧甚至是厌倦的情绪,这非常不利于他们对于应用题的学习与解答。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激发他们对于应用题学习的兴趣,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于应用题的理解与解答[2]。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小明同学今天早上启程出发从甲地到乙地,等到中午的时候已经行驶了全程的三分之二,这时候小明同学距离中点的位置有16.5 千米远,请同学们回答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的时候,首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一端标注甲地,在线段的另一端标注乙地,在中间的位置标注一个点代表中点,又将线段均分为三份,分别标注三个点,在距离甲地两个点的位置,标注了三分之二即现在所在的位置。现在,题目上的已知条件都在图上标注了出来,通过直观的图形,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明白应用题其实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实际生活教学

课本上的应用题有些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但是如果将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应用题的意思,提高应用题解答的正确率。因此,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应用题的时候,努力帮助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将应用题的教学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件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例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连减应用题”的时候,教师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为学生讲解。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同学们看现在讲桌上的粉笔盒里面一共有15 根完整的粉笔,如果不同学科的科任老师在每节课都会用去两根完整的粉笔,那么等到今天放学的时候,粉笔盒中应该还剩下多少根粉笔呢?学生首先想到一天一共有四节课,每节课都会用去两根粉笔,那么用一共的粉笔数减去用过的粉笔就是放学的时候实际剩下的粉笔数目。因此,学生都会做了,就是用“20-2-2-2-2=12”等到今天放学的时候,粉笔盒里面应该还剩下十二只粉笔。这样的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题,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题目中出现的物品“粉笔”,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去理解题目的意思,有助于他们对于连减应用题的学习与解答,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注重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探究思考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扭转学生的思维定式,启发学生在多角度思考中完成解答,并总结归纳典型例题,实现举一反三。例2 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现在每件产品的成本是37.4 元,比原来降低了15%。原来每件成本是多少元?教师应要求学生拓宽解题思路,打破思维定式,从多个角度探究解题方案。比如,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直接写出37.4÷(1-15%)=44 的算式,也可以启发学生采用设未知数的方式答题。另外,教师可以针对题目做出变式,即转换其中的数量关系、结构内容、直接条件等,启发学生从一道题出发,围绕百分数知识进行全面探索,在灵活解答问题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思考,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应用题特点,设计教学指导策略,促使学生建立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态度,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做好问题反思,不断总结应用题的解题经验,提高数学教学实践效果。

猜你喜欢

粉笔应用题题目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小粉笔出游记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回归粉笔书写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粉笔怎么来的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