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新方式

2020-12-07李一三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李一三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又增添了一条有效路径。学生接受信息资源的空间与途径正在不断延伸,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均可同步展开。但从侧面上看,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也使得学生所接收到的内容倾向性更为多样,负面的信息将会对学生争正确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时代的特征的今天,有必要借助网络发展之双向性,针对高校思政教学在有益的方面予以强化,在负面信息的鉴别方面予以干预,从而满足现如今党和国家,社会的思政教育工作发展需求。

一、依托信息技术,拓展思想教育开展空间

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上传至网络平台中,最为方便且社会影响力最广的方式即为充分利用高校官网,联合当地政府及权威部门,将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上传至此。社会人士通过点击学校官网,即可感受到浓厚的思想政治氛围,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点击相关内容予以学习。在实践中可按如下方式开展,在学校官网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块,上传诸如十九大精华内容集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等。结合高校骨干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将微课程解读上传至文章后,让人们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知名高校更可联合教育类网站,教育类APP,如当今的超星云课堂等对政治教育类资源联合开发,共同输出。更可在线上教育APP 如钉钉等,开展趣味性与知识性兼具的线上交互活动,如辅导员流动站、心理聊天室或与之匹配的内容涉及等。用学生接受程度更高的教育方式,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让寓教于乐,信息化元素充分融入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方式之中。

二、重视道德培养的作用,强化其道德自律与网络信息筛选的能力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的盛行,对当下高校学生社会及价值的认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针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鼓励学生多去了解。但在大数据的加持下,软件会推送更多的关于同一类价值观倾向的视频。在长时间的刺激与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对社会的认知产生偏差,因此思想政治教师需针对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展开专题化的教育。与此同时,道德培养占据同样重要的地位。国家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即为育德育人,由此可见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只有学生有着较高的道德自律能力,对于网络信息的判断力才能提升至全新的水平,对于不良网络信息才能快速识别,筛选更多有益信息进行浏览。用创新方式,汇聚更多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教学资源,以优质资源吸引更多高质量的资源,同时加之以思想政治教师的持续引导,学生会针对自身不正确的做法观念,加以反思,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之效。

三、净化校园内部网络环境,剔除不良信息

在当今流量为王的,点击量为王的网络运行潜规则下,使得大量无意义,充满噱头信息于网络上大量充斥,干扰学生正常浏览网页。工信部为此也作出了相关努力,一方面针对网络信息能够上传的内容予以了界定,另一方面针对网民的网上行为进行了规范。针对校园内部网络环境,高校也可依照此思路,全面净化校园内部网。具体实践方式如下①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力度;②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特点,制定网络使用规章制度;③定期开展对校园内部网的运行维护,降低病毒入侵的概率。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有助于提升高校网络管理的质量,提升网络净化成效,为学生带来积极正向,优质的网上学习空间。

四、强化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理论知识与网络技术操作的水平

信息技术背景下,每位教师与学生均需具备熟练的网络技能操作水平,把握好“思政教学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综合教学实力”的内涵要求。对于思想政治教师而言,只有在理解了网络运行及操作原理后,才可将其积极作用充分挖掘,更好地应用于课堂中。例如以多媒体课件形式,简化知识逻辑,增添趣味性元素,实现寓教于乐强化知识学习成效[2]。如线下课堂渗透的衍生教学形式,翻转课堂,以及随时随地可播放的教学微视频等,或是微信公众号的保证学生可及时获取目标信息等。另外,可利用学生更为感兴趣的教育形式,如微博微信等,定期推送有价值信息,通过内置的讨论功能,了解学生存疑内容,教师开展线上课堂也可更加有针对性,形成了网络技术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良好范式。

五、结束语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的全新阶段,这标志着我党及我国发展正逐步进入全新的历史方位。对于我国的高校而言,这句话则起到指导性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随时更新教育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这不仅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需要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需要大学生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如若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式上看,需做到:做事方式扎实且切实,知识的学习求同存异力求真正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不断深化等。通过借助网络作为媒介,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获取将更加方便,教师可在上述目标的指引下,同步实现教育工作的良好内涵,并借助其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念的养成。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