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20-12-07韩遇春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师生关系教学活动

韩遇春

(贵州省赫章县第三中学,贵州 毕节 553200)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氛围是促进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尊重,以实现互尊互信的师生关系,进而有助于实现更为理想的师生互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课程教学活动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学生的主观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关键因素。新课标要求教师的学科教学活动能够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向学习动机的转化。针对英语课程而言,教师要能够树立学生的语言学习自信,减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的负面情绪。由于英语学习为非母语学习,很多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都会产生较强的排斥心理,加之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学习难度大幅提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使教师准确洞悉学习活动中存在的困难,进而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目的。

(三)有助于拓展高中英语的教学资源

要在高中英语课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师应在传统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重视教学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延展,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成教学材料应用于课堂教学领域,从而使课程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各种生成性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以及人生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以提升英语课程的教育效能。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重视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轻松的学习心态,在相对自由的心理环境下开展学习活动,能够为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传统课堂教学领域的教师是教学内容的权威,学生对于教师具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心理,在学习环节也会在无形中抑制自身的主观能动意识。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活动,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身份与自主个体意识形态,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在课堂教学领域重视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彼此交流的过程,能够摆脱教学的束缚,畅所欲言,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课前交流过程,也可以让学生树立英语表述的自信,调动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内涵融合到课程教学活动中

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多样的教育内容与内涵,自信、心理不良情绪的自我疏导、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内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教师需要将相关教育理念融合到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实现学科教育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促进作用。由于中国社会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起步都相对较晚,甚至部分人将心理健康与精神问题混为一谈,在教育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未得到重视,有些人认为没有精神问题的学生没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学生也会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避讳心理,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会被其他同学“另眼相看”,为适应中国国情及教育体制,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重视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结合,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实现无形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渗透,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目的。

(三)应用英语课程教学解决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由于家庭生活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学生存在心理健康的潜在问题,如自负、自私、自卑、孤僻、异常焦虑等。心理健康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心理健康状态引导的同时,也需要重视潜在心理问题的矫正,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以教材教学内容为载体,将教学活动作为矫正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改革将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领域,教师需要善于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实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调整的过程中,形成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思想的浸润和引导作用。

(四)重视英语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元素的挖掘

英语课程中存在诸多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整合,有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元素,利用课程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由于当前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很多学生都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在面对生活变故时也表现的过于脆弱,教师便可以挖掘教学内容存在的抗挫折教育素材,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以及各种困境,实现抗挫折教育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对生活挫折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还有部分学生会对未来的人生发展存在茫然和焦虑的心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与中国也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在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可让学生了解西方家庭的教育理念,减少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心理对学生造成的情绪和心理影响。在学科教学内容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开展不同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实现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三、结语

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活动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融入,在开展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学科教育对于学生思维意识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综合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将心理健康教育内涵融合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用英语课程教学解决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英语教学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元素的挖掘、将课堂教学向社会领域延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中英语教育的综合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师生关系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