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设计

2020-12-07张媛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教师应创设情境

张媛

(云南省曲靖市特殊教育学校,云南 曲靖 655000)

近年来,有关部门要求相关教师加大对特殊学生的教学力度,确保特殊学生具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习能力。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价值是有目共睹的。提高巩固教学质量,有利于巩固教学成果。教师要重视特殊教育工作,把教学情境设计作为保证数学教学有效发展的主要手段。

一、数学教学情境

(一)缺乏专业人员

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教师通常得不到系统的培训。这些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参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却没有考虑到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差异,无法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从长远来看,不仅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会继续下降,这不符合教学的初衷。

(二)教学资源不足

近年来,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此背景下,特殊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更直观地暴露出来。具体表现为:宿舍条件简单,教室面积小。特殊学生没有康复训练的场所和设备。另外,少数学生不具备入学条件,只能在课堂上选择阅读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学习效果自然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有的研究和结论表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难以因材施教,即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调整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转变观念,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情境设计

(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近年来,对情境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式、创设方式等方面。吴长康认为,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能使教师形成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起到积极的氛围作用。对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得出“应用辩证眼光看待情境教学”的观点,情境教学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占用了相对有限的课堂时间。笔者对教学情境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当下,教师教学情境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我们以个人喜好为立足点,在情境设计中不考虑学生的需求而选择材料。因此,教学情境强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营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或背景。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扮演着建构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探索所学知识。

以“认识人民币”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超市购物情境,并提出“学生知道在超市购物时用什么吗?”等等,自然介绍一下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人民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事实证明,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热情,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加符合预期。

(二)掌握创设情境的方法

1.活动情境。只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活动情境强调问题情境的活动加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的方法。教师的责任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共同特点组织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

2.故事情境。无论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都是好奇心强,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材时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背景,也要高度重视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将枯燥的感觉转化为兴趣,学生自然会主动探索知识。综上所述,故事情境的创设就是以故事的方式来反映教材的内容,从而赋予课堂更突出的趣味性,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问题情境。众所周知,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应用知识。近年来,数学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目标由讲解知识、传授技能、强化能力转变为形成观念、强化意识、养成习惯。情境创设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情境,让学生有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进而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4.生活情境。众所周知,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学生对贴近生活的知识掌握程度较高。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创造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提炼知识。另外,小学数学难度相对较低,生活切入点容易确定。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又能增强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往往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学习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对特殊学生。因此,教师应以因材施教为核心原则,以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导向,完成创设教学情境的任务。以100 以内的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内容,并要求学生放置具体的图形(左侧20 块,右侧 10 根)进行摆放根据视频,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计算出支数(20+10)。事实证明,特殊学生普遍希望接受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将实践活动引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此外,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展的思维能力,从而保证学生将来能够更加适应社会。

三、结语

对于特殊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保证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相关的教学方法有:一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掌握情境创设法的实际应用策略。实践证明,这将有助于特殊学生适应生活,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