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误区及策略
2020-12-07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渡江镇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1700)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还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外,还需要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顺利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下面将针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误区及策略进行有效讨论。
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误区分析
(一)重形式轻内容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老师们都在大力响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对教育理念理解的偏差,在开展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教学现象,此种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氛围虽极为活跃,但却不能将之教学手段应用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无法使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产生必然关联,自然无法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重提问轻经验
小学阶段的年龄较小,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据,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过程来看,较多老师在创设情境时并未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身心特点。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课文之时,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们,你们有没有长时间找不到自己的父母?那是怎样的感受?尽管此提问与课文主题相符合,但却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相符合,二年级的学生普遍没有长时间找不到自己父母的体验,这样的情感调动方法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情境教学效果。
(三)重方法轻年龄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还尚小,想要利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来看,老师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常较为重视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使得情境如何精彩与完美,都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构建符合主题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老师为学生构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此,在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借助生动的声音、图片和视频内容来营造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更为轻松的理解所学内容,对其教学意境进行体会。比如在学习《静夜思》古诗文之时,虽然此诗的理解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学生通常并不能对作者的心情与意境进行深刻体会,此时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静静的夜晚,一个人孤独的站于窗前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朗读与感受,理解所学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构建符合学生经验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经验,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的学习心理,更好的感知所学内容。而想要达到此目的,最佳的方法就是为学生构建符合学生经验的问题教学情境。当然,对问题的设计不能随意,需在了解课文中心内容的同时,针对中心内容来设计有效的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整篇课文的脉络,自然重难点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答。比如在学习《争吵》课文之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们你们认为争吵一般会是由于什么呢?谁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大家分享下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之后,学生会结合老师的问题和课文标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不同的见解与分享不同的经历,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奠定扎实基础。
(三)构建符合学生年龄的教学情境
构建符合小学生年龄的教学情境,是成功教学的重要前提。为此,老师不妨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为其设计故事教学情境,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透彻理解的同时,达成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目的。比如在学习《争吵》课文之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熊大熊二”争吵的故事,然后提出茅盾:熊大平时那么照顾熊二,这次为什么与其争吵呢?这告诉了我们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故事情景,学生会主动参与到新课的探究中,运用老师之前所提出的问题去思考课文中主人公争吵的原因,对争吵的事件、过程及原因等进行了解,并主动的进行表达与阐述,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及能力。
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之时,就可以进行这样的导入:如果以写作六要素的角度来分析,课文题目交代了什么?在此种问题引导下,学生能快速分析出地点与人物,即狼牙山与五壮士。当学生回答完毕后,为了激发学生的新课学习欲望,还需要在继续引导:题目中的五壮士能否用五个士兵等词眼来代替?这时学生为了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会主动进入到对全文的朗读中,更为精准的寻找答案。此种标题新课导入方式,既能够达成预设的新课导入目标,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文章审题能力。
总结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学之时,不可避免会存在误区,但我们需要做的时针对教材及学生实情,对其误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优化之策,这样才能将之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