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类玉尚韵”人文因素对宋代钧窑的影响

2020-12-07刘新乐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钧窑窑变钧瓷

刘新乐

(河南 禹州 461670)

自古“尚玉”的观念促成了宋代钧窑大力追求“类玉”的釉色和釉质,而宋代特定的审美意象又决定了以“韵”为美的审美理想。因此,宋代钧窑除了追求类玉质感外,还要在造型上极尽追求韵味。及与以上两者的追求,使宋代的钧窑蕴含了一种大雅之美的时代特质。

一、“尚玉”观念

宋代钧窑的艺术美,不仅反映了社会精神意识的时代性,还包含了中国自古以来对玉文化的推崇,“玉德”是其中一个核心内容。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眀相管仲首次对玉的品德做了归纳和赞美,将人的九种品德赋予玉,即“仁、知、义、行、洁、勇、精”。玉的自然之美被升华到富有文化意蕴的人格之美。汉代时,许慎的《说文解字》又给了“玉德”更具体的定义:“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伎、洁之方也”。虽然是对玉的重新定义,但从本质上说,和之前把玉和人相类比的理念是相同的,从最初的九德再到五德,可以看出中国历朝历代都对玉赋予了极大的伦理观念和精神内涵。而且,这种把玉和人的品德精神相类比的观念从古至今持续了几千年,充分表现出人们对玉的喜爱。

二、宋代钧釉的乳光和乳浊

宋代钧釉的乳光是指像青玛瑙或蛋白石一般美丽的天青半乳浊状态。这种乳光状态不仅能使钧釉产生一系列由浅到深的蓝色,而且还赋予它们一种玉石般含蓄的光泽和优雅的质感,减少了釉面玻化而带来的浮光。

乳光是指釉层对光散射的效果,使光线变的柔和。乳浊是釉层中存在有气孔及乳浊剂使釉层具有较高的不透明性和覆盖能力。钧釉的“类玉”光感是釉层的乳光和乳浊共同作用的结果。

乳光就是光线对眼睛的刺激状态下的视觉感受。釉层对人的光的反射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与釉层中小液滴的大小、气孔、末融石英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因此,钧釉的厚釉特征和不混融结构状态、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较高的散射系数,可生产良好的乳浊效果,最终使钧釉层产生乳光和乳浊的综合光感。

三、尚“韵”思想

“韵”作为宋代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被推广到一切艺术领域,并且成为艺术作品的最高审美标准。在这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韵味追求下,宋代艺术以典雅平淡为最高境界。而在宋代多种艺术门类中,宋瓷最能代表这一时代风格。有了对“韵”的追求,宋代钧窑瓷器崇尚自然、含蓄、平淡和质朴。它不太讲究附饰的堆雕和彩绘,而注重从本身的胎质、造型和釉色上面去体现一种朴实之美。达到一种“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玄妙之韵。基于这种审美理想所导致的审美追求,钧瓷的“韵”不仅体现在胎质和釉色方面,其古朴、庄重的造型亦是体现其“韵”所不可缺的重要因素。

(一)观·物象。细观宋代钧瓷造型,无论碗、盘、钵、盆、还是瓶、炉、尊、洗等器物,无不以简洁、和谐、敦厚为基础,极尽展现着以“韵”为基调的审美观念。器物造型更加严谨、单纯、完全达到一种藏而不露,在单纯中求丰富、在含蓄中求个性的高雅境界。

宋代钧瓷造型由不同的线型、形体、线角、质地和色彩组成。宋代钧瓷造型外轮廓线形的对比、变化与统一处理的极为出色。如钧窑菱式花盆,以长短不一的凸凹曲线构成形体,变化的线型在花盆的美观上起了重要作用。鹅颈瓶的颈、肩、腹线组成的外轮廓线以曲直两类线型为主,中间以微曲的局部过渡线相联,使直曲对比鲜明的两种线型统一在和谐的韵味之中,鸡心碗的口、腹部轮廓线以曲为主,反而足部是短直线,然而,它却衬托出鸡心碗主体部分的曲线美,增添了鸡心碗的生动感。

宋代钧瓷造型由平面和立面组合而构成,平面与立面的形状变化影响着造型的形体美,钧瓷造型在平面与立面的变化关系的处理颇为成功。如海棠式花盆,造型的突出重点放在平面形上,从口部到足部的处理就比较单一,向里斜收的直线来衬托富于变化的海棠式平面形体,式样简炼优美。造型在细节处下足功夫,在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变化中,体现出其精神实质和浑厚韵味。

(二)思·物化。物化是指审美主体在展现物我共感的审美体验时,达到人与物的不二状态。这是一种纯粹的审美精神,所放射的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诗意光辉。

钧瓷美学以“道”为主,追求“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窑变”是钧瓷最重要的美学特征,最具鲜明的个性。它以“钧不成对、窑变无双”的独特性及“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丰富性,在中国陶瓷界独树一帜。钧瓷釉面经过“窑变”呈现出强烈的神秘性、抽象性和不可预测性,千变万化、浑然天成。

钧瓷经“窑变”形成的“意境”神奇莫测,变幻不定,令人浮想联翩。在不同色彩之间,过渡的柔和、圆润、自然、协调、五彩掩映、浑然一体。充分展示了一种冷暖交融之美,一种阴阳调和之美,一种天人和谐之美的丰富内涵和蕴意。

“窑变”后的钧瓷,上面布满了纹路,纵横交织,经纬相联,极具自然质朴和韵味。而这种纹路的趣味又与人形成了特殊的审美关系,它形成了一个完美整体。严谨的造型、斑斓的色彩与奇妙的纹路,使人感受到美的魅力。而这种自然之美具有中国古典美学鲜明的生命美学与体验美学特征。

四、结语

自古以来的“尚玉”观念促成了宋代钧瓷大力追求类玉的釉色与釉质,而钧釉的特性又达到了宋代特定的审美意象和以“韵”为美的审美理想。“金石复古”“尚玉观念”和以“韵”为美的审美思想决定了宋代钧瓷在釉色、釉质和造型上体现温润的玉质感及以“韵”为美的最高追求。因此,在宋代钧瓷身上,彰显出同整个时代的艺术气质相一致的大雅之美,开创了钧瓷新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钧窑窑变钧瓷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特色窑变组壶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钧窑手拉坯技艺初探
国博藏钧窑及仿钧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