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巴江平坡农民画的艺术特点与传承策略

2020-12-07罗立新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农民画苗族绘画

罗立新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贵定 551300)

农民画顾名思义,是以农民本身为主体,以生产、生活状态为题材和内容,以别具一格的画风来表达和寄托思想感情的表现形式。贵州巴江平坡农民画因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特点,逐渐被大众熟知,2015 年被评为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江平坡农民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深邃浓厚的民族文化,对其保护和传承尤为重要。

一、发展概况

巴江平坡农民画起源于贵州省龙里县巴江乡平坡村,村里绝大部分为苗族人。因巴江平坡农民画发展和影响,巴江乡平坡村被冠以“黔南州苗族农民画艺术之乡”的称号。

巴江平坡农民画受苗族的文化艺术(苗族配饰、服饰、织绣、蜡染、民族风俗等)影响较大,其发展的基础就是苗族的文化艺术。巴江平坡农民画由当地农民创作,其写意的思维、独特的画风、大胆的用色等特点使得其在能够在众多传统文化中脱颖而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从2017 年开始,巴江平坡农民画以选修课的方式进入了大学校园,有利于平坡农民画理论化、系统化,促进平坡农民画的创新与发展。但是,目前江平坡农民画的创作者大多年龄偏大,创作效率不高,青年一代又缺乏兴趣,新鲜血液融入不足,江平坡农民画的创新与传承受到很大影响。

二、艺术特点

由于自然环境、时代背景、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巴江平坡农民画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作品由意而生,表现手法大胆、奔放,多数被表现的人物和事物形象夸张、抽象,不规则且不刻意追求对称,内容朴实、色彩鲜明,以一种非常随性的方式刻画了人们平时的生产、生活的各种状态,是以夸张的表现手法将融入了个人情感及意愿的现实各种情景的写照,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绘画特色尤为突出且别具一格。

(一)题材丰富,内容多样

日常的生产生活场景、风俗习惯和神话传说是巴江平坡农民画的主要题材,秋收夏种、洗衣做饭、儿童嬉闹、男耕女织、婚丧嫁娶、风俗活动等均为其常用素材,涵盖范围广泛。内容上多为人物刻画为主,辅以各种动植物形象及其他事物。人物绘画往往多个人物同时存在,各个体之间相互独立又互为联系,每个人物表达比较完整,服饰、配饰等也极具苗族当地特色,各种动植物和器皿及装饰图案充斥其中,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二)构图自由,造型夸张

巴江平坡农民画的创作和传统绘画不同,创作者本身并未过多的传统绘画技巧,他们创作主要建立在绘画习惯及个人情感的基础上,也无需受到传统绘画空间和比例等规则的限制。在构图形式方面,构图自由、饱满、不拘一格,在主体形象完成之后,往往加以与之相联系的动植物形象和器物图案,最后运用各种吉祥图案将整个画面填满,映射出创作着自由奔放的构图理念。造型刻画抽象主义明显,人物的头、四肢、五官等夸张变形,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但是,看似夸张变形的形态与动作,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人物的动态美感。

(三)色调明快,色彩艳丽

巴江平坡农民画用色大胆、自由,主观意愿较强,红、黄、橙、蓝是其主要运用颜色,用色多以纯色为主。巴江平坡农民画创作者用色不遵循固有规律,不严格按照实物本身颜色处理,用色基于个人情感、喜好,或者想要表达主题内涵,用色亮丽,色彩丰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整体用色艳丽却搭配协调。色彩的描绘自然细腻,以平涂技法为主,通过线条勾勒和分割着色,各纯色色块对比度和饱和度更为突出,视觉效果更为强烈,整体色彩干净、明快、舒适、自然,通过色彩、色调的铺垫,更能突出创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领悟。

三、传承策略

(一)加大政府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政府应加强当地对巴江平坡农民画的传承的宣传,强化当地传承巴江平坡农民画的意识,鼓励年轻一代主动承担责任,接好传承接力棒。同时,也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巴江平坡农民画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形成全社会支持传承传统文化意识。再者,政府要加大投入,给予传承者鼓励和支持,维持其创作热情,组织各种形式、级别和规模的农民画展览,加强各种文化类型的交流,而且,要加强对传承者的培训,精炼其绘画技能,提升其创新意识。

(二)整合文旅资源,建立结合模式

充分利用和依托当地著名旅游景点和特色城市,以此为平台通过版面宣传、举办展览、现场作画等方式宣传和弘扬巴江平坡农民画,以提升巴江平坡农民画的知名度及文化底蕴。

(三)重视学校教育,完善传承体系

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需要高度重视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巴江平坡农民画的学习和传承只是在大学进行普及远远不够,需要积极探索从小学到大学的传统文化传承机制,形成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的完善的传统文化学研传承体系。

(四)利用网络平台,强化宣传效果

互联网技术已经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是人们获取信息最快捷方便的重要途径。巴江平坡农民画传承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多媒体平台,可以建立专属宣传网站、公众号、微博,也可以通过微信、抖音、快手及腾讯视频等多媒体平台对巴江平坡农民画进行宣传,强化宣传效果,提升全民传承意识。

巴江平坡农民画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创作者浓烈的恋乡情感与深厚的民族情怀,面对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巴江平坡农民画的传承亦困难重重,当地政府首当其冲,应勇于担当,多措并举,提升巴江平坡农民画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而提升全民传统文化保护及传承意识。

猜你喜欢

农民画苗族绘画
以歌为家——在沪苗族务工妇女的音乐生活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金山农民画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漂亮的“银饰”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