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培养研究

2020-12-07马小娟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思维课程

马小娟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5407)

创意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对创意思维的培养,创意思维是创造力的基础,也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艺术设计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是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或是对于就业或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再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时,在加强专业理论培养的同时应着重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开发与培养。

一、创意思维的基本概述

思维指的是人类大脑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联系的概括和反应,思维的活动过程以问题的产生为源头,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创意思维是人类高级心理活动中的一种,是指通过独特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智力水平的反应,在普通思维活动的特点之外,还包含了创造性、联想性、综合性等其独有的特征。创意思维并不脱离其他任何一种思维独立存在,而是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有其特有的运行规律,可以理解为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发散思维以及抽象思维形成新的观点和思想,或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显示出的独一无二的、有创造性的成果,为社会生活带来有价值的产物。因此,创造性的活动与人们的创意思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们在完成某种任务的过程,实质上是思维活动的过程。问题的产生是思维活动的前提,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启发学生,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创意思维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对社会生活而言,它几乎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工业产品、服装、平面、包括动画新媒体等等。艺术设计作为一门高校艺术类课程,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艺术设计和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于设计者的创新思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事艺术设计专业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意思维,并能够将创意思维应用于艺术设计之中。

艺术设计课程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设计课程的最终目的之一也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涉及领域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那么想要突破学生固定程式化的思维,提升设计的综合能力的方式就是培养其创意思维。因此,当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是当前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教学方式单一和内容缺乏新意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教学方式单一

艺术设计作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力、应用能力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古板,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在课堂的教学方法上来看,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育方式是填鸭式讲授。比如在一堂课中,教师所讲授的时间几乎占据90%,多数情况下是教师自问自答,完成课堂任务即可。讲授的内容仅仅是教材上固定的知识,其中互动时提问的问题也比较简单,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相应的交流与沟通,没有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情境,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自主探索。因此,如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增强自己的知识水平,激发创意思维,并建立与生活的联系,是现阶段美术课程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二)内容缺乏新意

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改进,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存在偏差,教学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在艺术设计课程中不应只注重传授基本的软件操作技术,比如构图、色彩、排版等,还应结合多方面的角度进行引导和评价,注重其内涵的表达。如对于作品如何表现主题,如何传达思想,反应社会等深刻的意义。第二,艺术设计的方向内容较为局限,方向应包含专业知识以及多种领域的认识,拓展知识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意思维。第三,目前很多高校的课堂教学依然沿用传统美术技法的教学,比如对美术作品的临摹,内容不够丰富,长时间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墨守成规,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

四、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的措施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的措施可以围绕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引导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提升艺术设计教学的质量首先应当对专业教师自身的素质进行提升。当今的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的教学理念应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进步,新的学习理念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首先,高校应适时为教师组织专业培训,不断学习,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的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另外,艺术设计教研室应当定期举行研讨会,对于当代最新的设计趋势和理念进行分析,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促进教学的发展。

(二)注重引导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当进行艺术设计课程的讲授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重要的一点是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只有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经验水平,才能够设置适合的学习方法和内容,使学生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多方面的思考问题,结合生活中的信息丰富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完成新知识的意义构建。另外,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作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包含了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因此,教学模式不能局限于固定、单一的方式,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出,教学的情境创设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当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意义构建,包含问题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第一,教师应当重视学习过程,在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有特色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比如实地参观考察、自主探索等,加强实践与社会的联系,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二,在授课过程中多选取优秀案例进行赏析讲解,引导学生拓宽视野,让学生多看、多思考,多互动,使不同的思想融会贯通。第三,在课堂教学之外,应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创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意思维。

五、结语

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创意思维的解读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艺术设计的教学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和思想不应该仅仅单纯地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和解读,更重要的是,需要从创意思维的角度,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创新创意的思维支持艺术设计教学不断的进步,使艺术设计课程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思维课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星.云.海》
《花月夜》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