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0-12-07吴定义
吴定义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镇中学,贵州 铜仁 554300)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初中生由于年龄原因,尚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心理状况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初中生能够健康成长,学校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应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帮助初中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使初中生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进而确保初中生能够健康成长。
一、从教材出发
初中语文课本的内容经过了层层严格筛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当前,教材内容更加以人为本,侧重于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培养,已将学生心理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之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语文教材出发,深入挖掘、探究语文教材的核心内容,找出语文教材与学生心理教育的共同点,透彻理解语文教材在心理教育方面的作用,善于利用语文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文化素质。
现实生活中,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校、家长、社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逐渐被提上日程。初中语文教师应将课本与学生心理教育相结合,将其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什么是生命”“生命是什么”的课文,如《孔乙己》一文讲述的是对人性的思考,《猫的故事》《紫罗兰》《敬畏生命》则讲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教师在教授此类课文时务必要将生命意识传递给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铭记于心。
二、从阅读出发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教师也要通过对阅读的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培育阅读的思维方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阅读出发,有意识地拓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面,积累阅读经验,强化和提升阅读感知能力,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阅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修养。课外阅读是必要的。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特别是经典名著,让学生学习其中的人生道理和思维方式,在阅读中获得营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并让这种积极成分融入到学习当中,化为学习的不竭动力。初中生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是很好。
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绘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和趣味的儿童乐园。教学结束后,笔者让学生讨论自己的童年趣事,并将自己的经历与课文内容对比,让他们感同身受地体会作者笔下的童年乐园与书屋。学生各自描述自己的童年趣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趁着学生的热情还没消退,笔者又鼓励学生去看高尔基的《童年》,思考高尔基想要表达的思想,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提升了阅读能力。
三、从生活出发
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仅靠语文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学习是不够的。一个人的性格、心理往往都是在实践中慢慢形成的,与人际交往、身处的社会环境等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增强抗压能力。初中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外界的各种因素非常敏感。教师更应该开展相关活动来帮助学生适应。例如,开展角色扮演大赛,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开展对话交流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及心理发展状况产生大概的认识,学会自我审视,锻炼社交能力,培养坚韧的性格,增强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能够自主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困难,并在面对困难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乐观积极的态度。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坚持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四、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含着各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其中所涉及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均为文质兼美的名篇,有的文章可以反映出艺术的魅力、有的文章可以反映出自然的美丽、有的文章可以反映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有的文章可以反映出人格的高尚。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引用的人物典故等,都可以反映出相关人物的高尚品质,这些高尚的人物品质可以影响到学生思想认知,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所传达出的高尚人格,既能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方面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结束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与初中语文教育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把握好语文教学方向,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之一,合理高效利用教学资源,从课文、阅读教学和生活等方面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使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