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究
2020-12-07刘素仿
刘素仿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苏桥镇苏桥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语文是一门需要表达的学科,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会形成很大的阻碍,一方面,它不利于学生对文字和语言的鉴赏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它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适当引入创新能力化的教学方式。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课堂气氛。整个创新能力的设计要体现益智性、趣味性、参与性等特点,将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对语文这门科目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能力的方式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展开
(一)结合课程的内容安排创新能力环节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能盲目地让学生和教师做创新能力,一味追求轻松和愉快,而是要与课程的内容形成有机结合,充分将学习与创新能力融合在一起,寓教于乐。比如《哪吒闹海》这篇课文就可以通过创新能力化的教学方式来完成。可以让学生扮演哪吒、龙王、三太子、李靖等角色,然后根据课文的内容来演绎哪吒闹海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这种创新能力环节去亲身感受哪吒闹海的经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真切的把握。这种通过创新能力的方式去了解课文内容是非常高效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创新能力设计要追求益智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本意是课程的内容与创新能力相结合,达到使学生能快乐学习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创新能力设计时要注意创新能力所包含的益智性,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将创新能力与课程建设的目标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就可以设计一个益智类的创新能力完成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创新能力的情境中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和诸葛亮隐居茅庐的洒脱,启发学生在实践中展开新的思考和理解,开阔自己的思维,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创新能力设计需要教师与同学的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将创新能力化的教学落实到位,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创新开拓性思维途径
在小学语文课程授课中,学生容易被教师的授课内容带入,但是同时也容易被教师的思路所“围困”,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拓性思维的途径。语文不同于数学,答案往往不具有唯一性,而具有多样性。而在小学生此阶段他们的思维还很活跃,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思维空间。例如在《狐狸和乌鸦》的课程中,大部分学生会觉得狐狸很聪明,也很狡猾,而乌鸦很笨。而会有一部分学生会觉得狐狸骗了乌鸦,可怜的是乌鸦。教师在授课中不要让学生先入为主,不要在授课之初就带有感情色彩告诉学生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而是可以以此作为一个导引点,打开学生们的求知欲。教学中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内容的传递,更应该是能力的指引,更应该是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为学生提供开拓性思维途径才是真正的重点。
二、进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在安排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创新能力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些创新能力环节如果设计不合理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在进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要时时刻刻将安全问题考虑进去,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和意识。其次,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创新能力能满足小学生爱玩的心理,但是教师要懂得把握适度的原则,不能脱离教学任务,使得创新能力环节占据所有的教学时间,而且不能因为追求趣味性就脱离教学内容。创新能力的设计永远要以传播知识为主,帮助教师完成课程建设的目标。只有将课程内容与创新能力的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才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呈现方式,否则创新能力在课堂上便只是成为学生娱乐的方式,无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
三、结束语
语文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适当安排一些创新能力的环节,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创新能力中体会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创新能力化的教学是将创新能力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它属于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它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一人才培养的标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本文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了一些简单的讨论和分析,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安排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