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
2020-12-07袁玉雅赵双双
袁玉雅 赵双双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引言:
各项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学校的教学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各项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职业院校要结合时代发展潮流,加强自身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才是促进自身发展的正确途径。
一、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应用现状
(一)平台建设实际情况与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
“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一个服务于多类对象的“学习中心”。在实际建设中,一部分教学资源库形成了专业教学资源库,但由于每门课程的建设者大多来自不同职业院校,每个教学资源库都由一所主办院校牵头、多所院校合作共建完成,各自建各自负责的课程,导致一个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课程就是简单的加总,在建设中出现某些知识点内容的重叠建设,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纽带,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没有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统一有序的有机整体。
(二)缺乏持续更新机制
教学资源库建设无论从周期、标准,还是内容来看,都是一个持续更新、长期建设、动态变化的漫长过程,需要大量资金和良好更新机制的支撑才能保持资源内容持续更新、运行管理不断完善、辐射范围日益拓展。国家在建设过程中也意识到资源更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教学资源库的更新率做了明确的要求,即每年更新率不低于10%。但无论是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教学资源库,还是正处于边建边用的教学资源库,我们无法避免教育的长周期性特点与资源库项目管理的即时性矛盾。经费、激励制度等可持续机制的缺失使得资源库很难再汇聚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众多力量,通过联合开发的方式保持资源库的持续更新,往往一旦通过国家级验收,便陷入难更新的尴尬处境。
(三)资源素材品质不高,缺乏完善的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
2008年以来,国家与各职业教育机构一直对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非常重视。但是却在成果应用和持续发展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平台过于重视对特定学期、特定课程的建设,资源再次利用和更新难以实现,在一学期课程结束之后,由于资源建设过程中忽略了教学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忽略了对资源质量的严格要求,部分资源库面临着重建的问题,将重点放在资源量的积累上,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归类。其次,目前已经建成的大部分资源库中,文本、素材等内容居多,用于提升专业技能的虚拟工厂、实训室与实操演练平台稀缺,视频课件相对较少。这样的平台不能吸引学生去学习和使用,所制定的共享机制也流于形式。
二、基于“互联网+”的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
(一)创新资源库技术建设、提高资源下载速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于生活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高速”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对时间的另一概念,为了增强教学资源库对用户的吸引力,教学资源库在丰富自身内容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自身的资源库技术建设,提高自身的服务速度与下载速度。当前的教学资源库中的服务器单一,下载速度比较慢,极大的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针对此,学校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网络传输速度,积极采用云计算+CDN模式,在现有的INTETNET上创新网络架构,解决网络宽带的局限性,环节网络拥挤的状况。除此之外,将相关的内容信息传输到距离用户比较近的终端,提高用户信息的获取速度,加快网站响应速度。一系列云平台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输以及存储的质量,学生可以通过云课堂,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也为远程教育以及移动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二)提供多种便捷访问形式,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为了使用户随时随地能够便捷地访问,资源库平台应在传统的Web网站访问方式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用户需求,开发便于随时访问的手机App软件,方便高校师生、企业用户查询资源库内容。如在资源库子项目课程建设中,将每一个教学资源加上二维码,并围绕知识点进行相关性自动有序检索和排列。用户只需通过扫描相应资源的二维码,通过App软件,可以采用流媒体技术,即可访问相应的资源,自主动态调用后台视频、动画等资源素材,边下载边播放。同时,在对后台目录进行检索时,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自主输入关键词,然后根据搜索的结果,选择播放或者缓存。另外,为了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该知识点内容,教师也可以在实训室的实体设备、元器件及挂图中,贴上相应的二维码,通过手机,学生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点播多媒体资源。
(三)建立多主体资源更新激励机制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边建设、边使用、边充实、边完善的过程。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既是资源建设的主体,也是资源更新的主体。首先,落实参建院校建设权益。为充分发挥建设院校的主观能动性,须将资源库使用权限、资源库创收等切实利益与资源持续更新挂钩。换言之,持续监测资源更新情况,对于在资源更新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参与院校给予收益份额或享受优质教学资源使用权限,促使更多的参建院校承担资源后期更新的主体责任。其次,保障教师资源更新权益。资源库项目的推动力主要源自行政力量,教师是教学资源库建设、使用和维护的直接负责人,其主动性直接关乎资源库资源的质量和更新的速度。因而,对于那些负责教学资源库持续更新而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教师,应根据资源更新水平给予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奖励或项目课题专项经费支持。最后,完善企业共建共享机制。事实上,行业企业是行业标准和技术支持的主要提供方,一方面参与院校应密切联系行业企业,使资源内容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岗位满足在校学生教学需要,另一方面进一步开放教学资源,将之打造成为企业员工培训和技能积累的重要平台,并根据企业参与程度确定资源共享权限以吸引企业深度参与资源更新。如为参建企业员工设立终身学习账户,为其员工职业能力提升和企业人力资源升级提供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从而帮助企业节约教育培训成本。此外,在校学生、社会人员等既是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资源的建设者,理应担负与之相适应的资源更新责任。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基于互联网思维,架构高效、便捷和智能的教学资源库,引领教学实践创新,成为职业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价值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