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应与专业相结合研究
2020-12-07张莉
张莉
(疆塔城地区乌苏职业技术学校,新疆 乌苏 833000)
引言
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当中应该基于教学对象的专业属性和专业需求所展开,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专业,其教学手段和教学计划中都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提到了语文教学的具体方向,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并具有职业岗位能力。因此,如何将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了后续工作中的重点。
一、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结合的基本原则
(一)正确认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联系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行为模式,而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也针对专业课题进行了相关的内容研究,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上都进行了明确的探索,甚至产生了专业化的教材体系,以此来体现出中职语文的特色化内容。但实际情况却是,这种改革内容和方向显得有些矫枉过正,一味地要求在专业知识内融入语文基础内容,往往会使得语文课程教学变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并没有真正地发挥人文性的特征。因此,我们不能完全脱离专业来强调语文学科,同时不能让专业完全压倒语文。基于中职院校特殊的人才培养要求,语文课程应该合理地为职业能力建设所服务,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语文课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其应有的地位。
(二)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并且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具有具备语文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同时发挥语文课程在人格塑造方面的感染作用。语言本身是一个不断丰富的动态化系统,需要在理性认识上意识到人文感性,这才是我们理想当中的语文课程。另一方面,语文本身是一项工具性学科,能力训练应该关注语文的工具性要求,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进行规划,培养出具有学习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语文课程和专业知识的结合策略
(一)多途径的教学实践策略
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再处理和选择,是语文教学与专业结合的基础性要求,具体来看就是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处理后,按照专业需要来提升学科的素养。语文本身是涉及到语言文字的综合学科,和社会生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自然也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日常的知识积累能够充实学生,让关键内容可以在脑中成为沉淀物,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且语言结构和语言规范运用体系也可以逐渐形成。中职学生对于知识理解存在一定的惰性,教师也应该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例如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如果学生只具有内容讲述能力,不具有人文内涵分析能力,自然在岗位适应程度上有所欠缺。因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来模拟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训练,将其融入至专业应用的情境当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表达和交流能力,也是语文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教学实践方向。从渠道来看,随堂训练、演讲、专题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可以成为可参考内容,以此模块为核心的交际训练,更加重视职业岗位的交流能力。
(二)案例分析与专业能力
案例分析是通过对某个案例的描述,教师来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讨论,以信息的研究来起到思维活跃的目的。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互动教育措施,在案例教学中应基于语文来进行技能训练,同时结合实际的生活体验和职业活动情境。例如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搜集一些景点资料,结合景点的发展经历来拟定一些解说词,通过开放化的网络便捷特点来准确地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专业实现有机结合的同时,让语文课融入专业背景之中,服务于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专业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学工作的关键内容,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评价,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中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并不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而是更关注语文在生活和岗位层面的应用能力。因此从评价方式来看,可以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从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能力等多个层次来进行多维度分析,实现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培养,让专业内容可以成为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素。例如在学习到《敬业与乐业》这一部分时,就可以结合专业实际来探讨如何处理敬业和乐业的关系,并通过集体讨论与结果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自身的看法和观点,将其作为评价结果来描述,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语
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关键教育载体,且不断地在尝试中推进基础文化课程的改革,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却并没有关注到基础文化课程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有助于清晰学科定位和教学目标,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现阶段的中职教育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围绕学科建设开展的研究内容还有待创新。中职语文教育特殊的职业属性也需要在突出职业特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所以在今后的研究当中,我们应关注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让其更好地为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