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2020-12-07王立力
王立力
(黔东南州工业学校,贵州 黔东南 556000)
前言
对于低压电气装备保护系统而言,常见的保护系统为TT 接地系统与TN-C 系统,这两种保护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实现保障的低压电气装置应用的性能,同时也能实现满足该设备的有效运行。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两种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就会降低低压电气装置的应用性能,因此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有效措施的提出,来实现提高系统的应用性能。
一、低压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系统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中性线接地
一旦发生TT 接地系统中,中性线接地问题,就会导致总设备难以装设,同时如果出现单相接地问题,就会引发触电伤亡事故,而且当触电事故出现时,如果未能及时断开电源也会导致伤亡事件的发生。此外,如果中性线接地导致TT 系统转变为TN-C系统,那么就会出现重复性接地问题,而这个问题会使电阻变成并联电路,进而就会给整个系统的运行带来负面影响,并使其系统无法正常运转,这样也会加快设备的损坏,最终导致企业出现成本流失现象。
(二)中性线断线
一般而言,在接地系统当中,TT 接地系统地中性线机械强度必须要达到实际工程的需求标准量,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如果该系统未能将相线截面与N 线进行统一设置,则会导致其系统中性线机械强度不足,进而就会出现实际承压能力变差的现象。因此,当外界出现一定的应力时,就会导致中性线难以承受,从而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在当前的电力企业工作中,很多轻视电网改造工程的人员就会由于对中性线认识不足而使其出现短路问题,同时又由于认识不足,没有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这也导致安全事故频发[1]。在部分低压电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N 线连接不良也会导致中性线断线发生频率过高,进而就会引发安全风险问题。除此以外,部分企业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同时也未定期开展维修保养工作,就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上涨,这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会影响供电效果。
(三)TN-C 系统故障
一些电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大量使用TN-C 系统,但是这种系统的实际应用性能并不足以满足保护低压电气设备,这也使得在后续运行时,往往会产生较多的负面问题。并且,该系统难以减少故障问题的产生,也不能针对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排除,因此这就很难利用剩余电流动作来保护装备的运行。此外,该系统在维护保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触电事故,而且在实际发生安全事故时,又难以切断工作零线,这也使得该设备经常会导致触电伤亡事件的发生[2]。同时,一旦工作零线中断就会导致断开电压连接,进而会使其内部三相回路处于失衡状态,这样就会使单相设备出现损毁问题,而这会给设备的运行带来非必要性的安全事故。
二、有效改善低压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系统问题的方式
(一)提高设备选用标准
对于不同工程的选用设备来看,在进行接地保护系统应用时,必须要保证低电压网自身的保护接地系统选用性能能够提升,而且也要根据TT 系统的具体特点来进行有效优化,这样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同时,由于TN-C 系统对于低电压装置的具体保护功能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只要排除在危险区域以及非独立变压供电器的企业使用TN-C 系统即可[3]。
(二)减少重复接线
一般而言,当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时,均是由TT 接地系统出现重复接地频率较高的问题而导致的现象,所以这不仅会明显降低对低压电气装置的有效保护,同时也会发生严重的触电事故。对此,这就必须保证中性线与相线具有较强的绝缘能力,同时还要避免重复接地的现象出现,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由于中性线接地而导致的剩余电流动作无法保护电气设备,进而使得中性线重复接地导致剩余电流出现错误动作的现象出现。
(三)防止中性线断线
为了有效避免发生中性线断线的问题,则必须保证导线截面与N 线相一致,这样才能有效确保中性线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从而才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效承担外界压力。而且,在应用TT系统时,必须要实现将三相负荷的平衡性得以提升,这样才能提升N 线自身的连接质量。
(四)不再应用TN-C 系统
对于部分企业而言,如果自身没有独立变压器,则不应该应用TN-C 系统,如果一定要使用,则必须确保企业安装独立变压器,同时也要委派专业人员开展定期维护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降低由于该系统难以实现将安装剩余电流动作进行有效保护,从而导致的各种安全事故。
总结
对于低压电气装置的保护而言,为了确保提高其自身的应用质量,必须要结合有效的接地保护系统进行应用,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既能体现出良好的节能效果,又能保证自身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才能实现推动该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