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如何开展

2020-12-07刘文俊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小学生情境

刘文俊

(江西省广昌县尖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江西 抚州 344911)

近年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加大了对教学改革的重视力度,并对其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转变。在此情况下,相关教育人员将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融入到了数学教学中,并将原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了以学生的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了有效分析。

一、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就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并且要根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性,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实施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圆”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将传统的粉笔板书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将教材中的内容利用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运用Flash 动画为学生进行演示,易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使其对圆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

二、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所以无论是构建自主学习课堂,还是其他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都需要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单纯的理论知识无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创设情境的方法则能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将身心都集中到学习活动中,对于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比如教师进行“分一分与除法”相关知识的讲解时,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准备一定数量的糖果,然后在课堂中平均分给班级中的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向小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班有42 个小学生,我有84 个糖果,平均分给同学们的话,每人可以得到多少个糖果呢?”学生很快在问题情境下动了起来,开始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小学生计算完成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将所有的糖果分给学生来检验计算结果,具有情境化的数学问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小学生在围绕问题探索与思考的过程中,构建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了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

三、把握教学技巧,注重思维和方法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应用策略的优越性。围绕数学教学,教师要把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技巧,要做到全面举例,将不完全归纳中的局限性走向普适性。在数学教学中要善用辨析,围绕合适的工具强化和理解概念表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具体的数学课堂中要细化指导,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层次性、有效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之前,要做好充分教学设计和准备,巧设练习,既是拓展,又是开放,满足学生不同的思维角度。通过渗透思想方法促进数学教学的目标化、显性化,在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进行创新的概念的归纳,要给学生更充足的空间,让其在观察、比较、发现中自我完善,培养归纳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安排和设计等,切实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小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更在于培养了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于数学知识打交道。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去开发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发包含数学知识的现象,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真实性。小学生发现身边处处有数学,就会更多地从数学角度去分析生活,思考生活问题。

比如在讲解加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集思广益,引导小学生自主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引导小学生分析了加法的基本概念之后,教师提出“你们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与加法相关的事情吗?”这样的问题,促进小学生自主思考。一些小学生说生活中数数就是一种加法,一些学生说买东西结账涉及加法,一些学生说做手工计算会涉及到家长。在学生的主动分享下,教师可以获得许多生活化的教学素材。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将这些教学素材融入到活动中,有利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实施。教师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加法相关的生活情景进行模拟,给时间准备,最后进行汇报演出。小学生自主开发角色扮演的内容,有利于数学知识探究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提出了构建自主学习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课堂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合作学习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小学生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