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传媒在融媒体时代的创新发展
2020-12-07闫明月
闫明月
(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 济南 250000)
当前环境下,想要改变传统广播电视受众人群小,收视率下滑的问题,获得更多年轻用户的青睐,就必须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做出相应的创新和改变。近期热播的科技类综艺节目《加油!向未来》就以其独创的讲解方式,新颖的传播手法,冲破传统电视传播方式的束缚,以独特的视角对内容进行了梳理,一改往前传统意义上说教类的讲解方式,得到了新时代青年观众群体的认可。由此可见,传统广播电视只有扎实做好创新工作才能够在融媒体环境下得到长足的进步和观众的喜爱。
一、广播电视在融媒体环境下的现状
(一)随着融媒体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原有的传统广播电视在经营模式上滞后性的表现日益突出,不能满足当下受众群体对观看体验的多样化感受和多元化体验,原有的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单一,必然导致收视率下滑。运营成本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不强,也需要媒体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二)广告经营作为传统广播电视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融媒体的条件下,在手机等移动端设备的发展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下滑,过去单一的广告形式趋于弱化,更多成本和资金的投入使得在广播电视领域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导致广告商在同等的条件下更加青睐通过新媒体移动端设备来推广,传统媒体的原有优势无法体现,逐渐弱化,已无法和部分新媒体手段进行抗衡。
(三)5G 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端设备的灵活方便,“短平快”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手机端用户体会到信息便捷的优势,传播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解锁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禁锢,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进而导致了传统广播电视观看的人群变少,影响力得到了削弱,只有及早地进行改革才能获得新的活力。
二、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传媒的创新措施
(一)在当下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要获得生机的主要方式就是对已有的资源技术进行整合,“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技术的融合为目的,最好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整合,把增强广播电视的竞争力作为目标。开发自己的手机端应用程序,建立自己独立的门户网站,创造更具新意的电视节目,通过新兴平台进行发布,而不仅仅是通过电视端进行播放,通过此类方法来提升电视的收视率和传播率。
(二)单纯依靠资源的整合进行发展是远远不够的,秉承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仔细策划和构思整个节目的框架和体系才是长久之道。对收视率下滑的节目要停播。同时,要有全球化的眼光,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电视制作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进行改进和继承,很多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了自己流水线式的操作方式,如美国的节目《美国之声》《美国偶像》等,经过NBC 的重新包装,成为了当年如日中天,极具人气,无可匹敌的综艺节目形式。借鉴别国的方式方法,踏踏实实地做内容生产,而非无厘头的不断制造噱头和爆点,成为了电视节目发展的生存法则,让传统电视节目走出疲态,寻求主动的改变已经是广播电视传媒今天必须面对的实质问题。
(三)将传统电视进行多样化的创新发展,以迎合年轻观众的多样性体验,分析他们的消费需求,分析市场现状面临的阻力在哪里,破除障碍,让传统电视媒体从孤立和垄断的状态众解脱出来。当下很多传统电视媒体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进行整合,创新经验的分享和传播,借助5G 技术完成传统电视媒体的涅槃重生,实现创新性发展。
(四)有短视频思维,在新媒体环境下,将传统广播电视的叙事风格和节奏与短视频形式相结合,不同于电视类节目宏大的叙事风格,用短视频的创作方式和角度进行叙事话的讲述,更加方便于手机端等移动端方式的发展,讲述内容简洁,相比于以往长篇宏篇大论式的讲述风格和传播方式,随机性和碎片化的短片传播往往更加适应了多平台多终端的发展,有效地扩大了视频要传达的价值理念和传播范围,被更多的民众所认同和接受。通过短视频传播的方式让舒缓悠长的音乐配合多组镜头的穿插,让观看者更好地体会节目所要传达的中心主题和思想,引起公众的反思和回味。
三、结语
未来,传统电视节目必然会逐渐地萎缩,但是电视大屏拥有的持久的生命力,将必然成为家庭信息的中枢,电视端的大屏和移动端的小屏,“一大一小”互为补充,在融媒体的环境下形成新的业态,传统的电影电视剧的内容只占到了大约20%-40%的比例,其余的将是各个领域垂直类的应用,未来的各类的信息传播方式必然建立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之上。基于大数据基础上的人工智能将必然会给观者带来巨大的改变,也带来更大的价值。总而言之,传统电视端的发展空间还很不乐观,传统媒体的内容分发也不再是单纯的发送和接收的关系,而变成了以用户体验和观者感受为主。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转型和融合也是势在必行,建立数据系统,推荐系统,再结合人工智能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