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
2020-12-07王红雨
王红雨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一、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合同管理是经济手段法律化的形式之一,说到底就是企业项目综合管理的一部分,是企业获取成果、增长利益的保证,也是企业防范风险的一道屏障。而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全过程的动态控制。要制定好合同签订前的预防措施、过程控制以及如出现违约的处理措施,只要一开始从源头上抓好合同管理的制度措施和管控力度,就可以使得企业获取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做到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合同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获得利润收入,最终达到增值的目的。
二、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合同风险
施工项目合同是确保各方利益的主要书面文件,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时,常会出现合同风险,其对建筑项目效益影响非常大,所以,参建的单位要提升对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特别是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时,要及时对合同风险进行规避。同时,在合同制订过程中,一旦合同的选择方式与计价方式存在差异,就会出现各类不同风险。合同双方需要结合其自身的利益需求,对合同的总体内容进行有效编制,各个参建方和施工企业也需要明确其自身的基本职责,因为一旦职责不够明确,对有关赔付条款和流程等不完善,也会导致合同风险的产生。
三、建筑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策略
(一)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1.首先应该制定各类常用合同的模板。我们施工企业可能平时会用到项目材料采购合同、工矿产品买卖合同、劳务施工作业协议书、机械设备租赁合同等合同类型,为了规范项目合同管理且尽量地规避和减少合同风险,工程合约部会同公司财务部、法律部门一同制定适用于本单位的合同范本。通过合同范本的使用,不但提升项目的合同管理水平,同时也减少了合同管理中出现“五花八门”,切实提高了合同管理意识,建立健全了合同管理机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若不能使用本企业制定的合同范本需要使用签订方的版本时,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还需经上级财务管理、法务清欠等部门进行审核,确保合同各条款切实可行,权责明确。
2.制定内部合同流程及评审制度:首先各项目部应按规定将草拟的合同以及合同审查会签表报送至公司的合同管理部门;由合同部门负责人对合同中的条款要进行全面审查,对比掌握标的物的相关信息,其次合同评审小组在审查合法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对口范围内签署会签意见;合同主管部门把合同会签意见呈报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进行审核审批;签批完成后,加盖合同专用章完成合同的签订。
(二)抓好合同四个阶段的工作
1.严把合同签订前的事前控制。合同签订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抓实写细,分析考量到位。企业往往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确定签约方的,即便不是公开招标,也必须进行详细的洽谈,然后再确定。对于必须公开招标的项目,应按照法规及企业相关规章制度来履行招标流程,中标人、资信等级及履约能力在招投标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是非公开招标,业主方应最好采用邀请招标,从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库里选择三个以上具备承担该招标项目的单位作为合作方,通过向对方发出招标邀请书的方式,来确定签约方。应注意不得与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签订合同,也不得与履约能力不符的公司发生经济合同。
2.加强合同在订立过程中的管控。(1)只有法人、委托代理人或委托授权人才能签约;对于授权委托书,必须有授权人亲笔签名,且加盖公章。签名、盖章均应清晰可见。同时还要注意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是否超越了代理权限和代理期限。(2)加盖合同章时,应注意必须加盖与落款单位名称一致的合同专用章,且加盖位置应恰当。加盖骑缝章时,要确保盖完章后的合同每一页都均有红印,不应有漏页,最好合同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最好同时有字,并且合同展开应该能够将骑缝章还原成原章。(3)对双方无法同时进行签字盖章的合同,应尽量让对方单位先签字盖章后报送至我方公司签字盖章。(4)做好合同履约管理和跟踪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合同所要求的内容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办事,当事人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其次甲乙双方必须积极努力践行“约定”,才能有效保证合同的履约。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如若有超出合同的工程量,首先应当分析这部分工程量的是否存在风险,如若无风险就应当及时办理相关的经济签证,如遇建设单位自身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就应当及时办理相关的索赔和合同纠纷事宜。(5)合同的变更管理。合同变更无形的意味着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或者经济风险,企业的合同管理部或风险控制部应当在发出变更前充分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判断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如若可控,可在合同变更中重点注明,以免因变更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而且变更管理作为合同管理的核心内容应加强主动性管理,结合利益相关方管理策略,牢牢掌握项目变更的主导权,才能做到企业利润收益最大化。
(三)进一步完善信息风险管理
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前,正常情况下都会与发包方签署合同,施工企业为了保障合同能够顺利执行,首先就得在签订时,掌握合同中所涉及的数据,同时整合各类数据,确保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要通过提升相关技术水平,确保能够从容应对各类风险,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我们对合同的审批、签订、履约、变更、终止、违约处理等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控,才能做到真正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降低合同风险,对各种违约情况能提前做好防范和协调措施,力争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