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合同管理要点分析
2020-12-07唐朗
唐朗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一、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运用施工阶段合同来约定双方一切行为,能有效地减免双方之间因经济利益发生的事件纠纷,所以,施工合同对于建筑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中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全面考虑施工风险。在进行施工项目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可预估的事件发生,一旦出现相关的法律事故,并且双方都没有具体的证据证明。日后一定会因最终的经济结算、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发生,进而拖慢工程进度。而甲乙双方合理的签订施工合同,可以充分地考虑未知事件的发生与相关的处理方法,对于事故的发生,双方都应该具体负哪些责任等,清晰明确地规定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事故的风险性等等。其次,提升合同的法律效力。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工程单位负责人要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按照合同中具体的目的、条例等因素,积极履行自身该有的义务与职权。并且要以合同真实有效为签订前提,相关监督双方,从而提升双方的友谊关系,保障施工合同的管理具有真实的法律效力,促进双方的友好合作。最后,保障施工合同管理的完整性。合同管理只有能够处理好双方的问题之后,实现合同完美的停止,才能代表着合同整体的完整性,进行相应的合同整理与归档。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合同管理要点分析
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必须做好的一点。项目的施工阶段就是把设计图纸、工程材料、半成品等实施成为工程实体的过程,在此阶段,工程投资比重大且延伸性较强,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于项目总投资的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大作用。工程造价与质量、工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如质量标准随着资金投入大小变化;工期缩短或延长都要加大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在工程施工阶段,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主要是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并做好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发挥项目巡查的作用,在每次项目建设巡查时,有意识地加强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检查,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设计变更、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工程签证的管理、隐蔽工程的管理、合同相关条款的执行、工期影响情况等的检查。做好施工阶段的合同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以施工合同作为造价控制的总原则。应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的承包方式、承包内容、工期要求、质量目标等作为施工过程管理及签证合理性的依据,做好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
(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审查,审查施工方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大型建筑工程、深基础开挖工程、机械种类的选用及数量、材料种类及规格的选用,涉及的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措施等都要特别注明。深基础开挖工程要根据土质、挖土深度、施工条件、周边环境等确定所采取的施工方案,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并经过设计、监理及建设单位的认可;如采用打钢板桩、混凝土搅拌桩、放坡开挖或喷锚支护等方案需由各方技术人员在现场核实并进行技术及经济比较,在可行和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方案。在实际施工中按施工方案施工,还要注意做好现场原始记录,要注明挖土用人工还是机械,实际的堆土距离或外运距离,实际施工的井点降水或集水井或排水沟等。
(三)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有图纸变更修改,超出原设计标准而采用高级建筑装饰材料的变更,采用新型材料或者新工艺做法的变更,均需要取得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的正式书面认可。如某项目原设计采用天然级配砂石回填,施工单位自行请设计院变更为中粗砂水密法回填,未取得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的正式书面认可,单项变更增加造价几十万;在结算审核时通过咨询设计院及相关专家,分析出原设计的设计方案已经可以达到设计指标,同时通过收集施工日志、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隐蔽验收资料等,发现实际施工也未完全采用中粗砂水密法回填,因此在工程结算时不予认可。
(四)项目施工阶段诸多因素导致施工情况多变,需要进入施工现场收集原始资料,把握工程施工进度,一旦发现投资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估算未完工程,摸清潜在问题,获取造价控制主动权,为竣工验收提供有力依据。做好主要施工材料及工艺市场价格的调查工作,建立价格体系。例如:某学院项目,原计划商品混凝土定为甲方采购,经过市场询价发现甲方采购在价格上不但没有优于乙购,而且甲方采购的材料还要计算采保费,使得最终的工程造价高于乙供,最终约定商品混凝土为乙方自购。要做好设备、材料采购工作。
(五)真正分化施工合同的种类,依照内容进行施工正常情况下,我国的施工合同主要分为三种:固定价格合同、可塑价格合同和成本加酬合同。固定合同主要是明确双方的工程中的一切事故风险的具体责任,根据突发问题程度找寻应负责任一方,并实施相应的惩罚;可塑合同使制定可调节的内容,将工程事故平均分给双方,此合同的应用范围较大;成本合同就是施工单位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按照约定支付一定预约金,进而承担之后尾款。无论是哪一种合同,都会有未知的风险,合同管理人员要依靠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双方进行签订。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阶段合同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整体的施工项目能顺利实施,对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相关的建筑单位一定要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科学合理的对内部的施工合同进行相关管理,并对合同中的每一项条例、双方利益的分配和违约项目都要有明确标注,对具体的条款也要进行反复的推敲,进而减少因变更引发双方矛盾的可能性、最大化的实现双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