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调研及研究
2020-12-07孟威妍
孟威妍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新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福建省发展较为迅速,据相关人士对福建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的SWOT 分析数据,福建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在不断攀升,营业收入呈直线增长状态,说明福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一、福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调研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黏合性强的特点,主要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依托。多年来,经过福建政府及社会企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大力开发,当地文化创意产业才有了如今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由于福建省受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其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但是传统文化的构建与传承却并未受到较深影响,各地区同心同力的局面十分明显,如此优势也造就了文化创意产业在调研数据中脱颖而出的现象。
(一)特色文化产业相互融汇
福建以闽都文化、海峡度假、生态休闲为口号,逐渐打响了福建核心旅游品牌名气。而如今经过实地调研发现,福建特色文化中创意产业也在迅速崛起,成为极为受大众欢迎的新兴产业之一,这一现象更是为当地创造了无法估量的发展价值。同时旅游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文化相融合,也为各类文艺精品的传播增强了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传统产业创新实力增强
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是重要的增值资源,被学界众多学者归纳为软实力的一种。而福建文化创意产业中拥有加工生产、策划编排、销售推广等体系化链条,能够助力创新元素的发酵。当前,福建省传统产业链条正逐渐向跨行业、跨领域融合转变,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了当地的创新实力。
(三)创意产业得到保护传承
福建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如今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政府先后在民间公益界创建了工艺学校、美术学校等教育单位,同时还出台了相关传统文化保护法律条例,比如《福州市民间工艺保护条例》《福州市关于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意见》等,为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筑起了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
二、福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调研成果及改进策略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部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针对福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调研的现状结果,福建政府及相关部门需结合当前良好发展前景,从政策、资源、体系等方面出发,为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出路。
(一)加大文化创新扶持力度
在今后的福建省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文化创新扶持力度,以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单位开展文化产品创新,比如可适当放宽外来投资企业限制、支持企业创建科研机构,为企业单位创造良好发展空间,同时还需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依托高校、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等地积极构建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基地、文化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二)健全资金投入与人才投入
福建文化创意产业深入发展离不开资金和人才助力。为此,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大文化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资体系,助力中小文化企业渡过资金困境,可定期下拨创意产业资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开放贷款贴息等财政投入方式,还可借助政府资金引导,缓解企业文化创新困境。另外,政府还需加大对高端文化创新人才的引进,组建文化创意人才创新团队,定期组织文化培训与专业技术培训,组建继续教育人才培训班,以提升人才素质,做到人尽其才。
(三)完善创新平台和保障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精神领域的追求也愈加丰富。对此,福建创意产业单位可深入调研,了解大众需求与文化品位,加快创新平台与文化保障体系,比如企业可设立工艺文化行业技术创新中心、文化展示与交易平台,专门负责文化创意产品课题讨论与研发,对外开展技术交流等工作。同时企业还可设置不同层次的奖励项目,鼓励文化创意产品的原创及创新,确保文化产品设计水平的稳定高端。
三、结语
对于福建而言,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发展是时代逐渐占据人们生活主流的具体体现,这一变化不仅丰富了大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多元化渠道。因此,福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继续加大关注力度,立足大众需求,积极探索传承与创新新渠道与新方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