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

2020-12-07帕提曼艾克木

魅力中国 2020年46期
关键词:视域中华文化爱国主义

帕提曼·艾克木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一、中华文化认同与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

做好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就要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时代内涵进行了解。首先,必须继承、发展和宣传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始终保持独立,并在提升传统文化继承水平的基础上,不断积极探索、创造更符合时代精神需求的新文化。其次,中华文化从来都是兼容并包的,只有保持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内容,才能让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拥有新的发展活力。在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过程中,务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认同。

二、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

(一)理论认知维度

理论认知维度,指的就是对爱国标准要求的认识和对爱国实际发展的认知,吸收爱国思想、认清爱国概念、形成爱国思维,而想要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理论认知维度的培育效果,就必须要从两方面同时入手:

1.要对理论认知维度的普遍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内在规律和外在特征进行分析。内在规律指的是借助差异化手段,鼓励大学生自主产生理论层面的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可以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变化,从而保证大学生能够顺利地产生文化认同。另外,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理论认知维度的爱国主义培育工作还能够从根本上锻炼大学生的情感意志,有效地推动大学生心智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成功率。

2.要充分理解理论认知的特殊规律。做到这一点,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培育工作,并不断深化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方法。另外,还要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专题课程,让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工作系统化发展。教师除了要做好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课程内容等,合理安排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取材,以最高的重视程度、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利用爱国主义专题教育和日常渗透教育这两种方式,将爱国精神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深度和认同程度。

(二)意志内化维度

所谓的意志内化,指的就是让大学生将自己积累的爱国主义精神理论内容转化成自身意志的过程。高等院校须加强意志内化维度的工作,将之看作可以等同于专业课程的重要教育内容,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程度,丰富自身的理论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内化的过程中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工作,除了要从培育内容创新和培育方法改革方面入手之外,还需要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引导,事无巨细地考虑到每个方面。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的处理方法,也包含了思想品德和行为修养等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学习和吸纳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爱国主义精神产生新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大学生从实际出发,有效地鉴别外来文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腐朽文化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兼顾这两个角度,才能让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真正取得成果。

(三)行为外化维度

1.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是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2.社会教育是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一部分,能够与社会实践形成有机融合,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并构建真善美的社会氛围。

3.学校教育不可或缺。学校是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也会接受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高等院校须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大学生爱国情感稳定、健康发展,保证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真正对他们的行动产生影响。

高等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行为外化提供支持:

1.应牢牢抓住课堂教育这个重要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恰到好处地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2.要不断提升实践教育的水平,让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中华文化认同。可以采取组织文化沙龙、建设主题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3.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寻找大学生身边的榜样,对其事迹进行有效的宣传,起到优秀的带动作用。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理解程度、文化辨别能力、文化创新能力等,使之在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学习、发扬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猜你喜欢

视域中华文化爱国主义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爱国主义教育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