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体会
2020-12-07王华龙
王华龙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一、引言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维修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为了使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更有效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在线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很有必要,这对推动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在线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优势资源,创新和完善在线课程。我国教育资源不平衡,在各院校之间、地区分布、教师个人和学习者等方面都有表现。在线开放课共享化的课程资源打破了地区的限制,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平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者能更好的按照个人的需求去选择学习。但重复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引进教学资源的特定课程模式和教学平台,没有充分发挥在线开放课程优质资源示范优势,也没和本院校的实际教学资源深度融合,使得实际应用成效一般。加快线上课程体系创新和完善,应学习和引进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同时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教育教学特色,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
(二)加强在线课程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在线课程要满足个性化、自主性学习需要,课程资源就要丰富多元。基本课程资源和拓展课程资源是在线课程资源的两种主要类型,基本课程资源以课程视频、PPT 课件、文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大纲等为主,拓展课程资源以课程习题、课后作业、单元测验、话题讨论、课程试题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为主。目前来看基本课程资源基本完整,拓展课程资源的数量偏少,类型也不多。另外,课程资源与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实践操作环节方面的“虚拟仿真实训”实践设计较少甚至没有。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发动机拆装实训,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后,通过自身体验和感受,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等,这些是需要到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去的,而这种真实的工作情境在网络在线教学上实现比较困难。
(三)积极开展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改进。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在线开放课程在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上有着较大的区别。为了更好地做好在线课程教学工作,老师要主动学习、更新教学方法。针对在线开放课程碎片化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老师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制作相适应的教学“微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动力,使在线教学过程更具吸引力。对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特点凸出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在在线课程的建设中应结合职业特色,理实一体化。在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线上通过“微课”短视频等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的基本理论、结构原理、操作基本步骤及操作要点的学习。线下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联系,通过实践操作训练强化技能的掌握,并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理论结合,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和解读文献等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在线课程团队能力素养提高。要保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在线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就需要一支师德好、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懂教育、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在线课程团队。这对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和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很重要的。另外,在线课程团队成员结构应搭配合理,优势互补,这有利于在线课程团队综合能力素养提高和团队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在线课程教学过程中,在线课程团队教师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激励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团队教师,导致在线课程团队教师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在线课程教学的动力不足。另外,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不容忽视,实践在线培训模式,增强与实际在线课程教学联系,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高效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途径。当然,对于在线课程团队教师,也要逐步地转换角色,不断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树立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教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进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度融合,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着眼于在线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完善创新,针对在线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情况,对在线课程的建设完善、在线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在线课程团队等进行探索讨论。希望本文能为在线课程建设与在线课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方向性指导,让更多老师参与到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