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结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7许珂岩
许珂岩
(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河南 偃师 471900)
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将课堂中探求得到的个别的、具体的结论,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并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总结成知识框架,这样不但可以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概括分析的能力。在归纳总结时,教师可以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课后用一些时间去琢磨、去思考、去消化,去吸收。巧妙地处理课末的结尾,可以起到概括总结与加深印象多种作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一、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
(一)科学性,一切按照生物科学史的发展顺序进行编排,符合学生们的认知顺序和结构;
(二)逻辑性,生物知识之间存在着环环相扣,轻重难易把握得当,但有一些知识点分布相对较散,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合适的归纳总结,才能更为系统的掌握;
(三)开放性,生物教材不再是圣经,而应该是话题,在课堂上更多的是通过对话题的了解和探讨,让孩子们获得自己想知道的知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三)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二、高中生学习生物的思维特点
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现在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灵活性以及科学性。因此,现在的高中生学习生物的思维特点也更加多样化,结课方式也应该多样化,这样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其中,思维具有较强的预见性是现在高中生学习生物时所呈现出的主要特点。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以及思维方式进行反省和调控,进而有效地确保了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此外,随着思维模式的日渐成熟与发展,现在的高中生学习生物的思维也更加趋于专业化与系统化,从而也就有效地完善和创新了思维所具有的功能,进而也就不断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效率。此时规范的课堂小结很有必要。
三、课堂小结的概述
(一)课堂小结的概念
课堂小结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所受知识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定型、概括和深化,对整个课堂教学情况作出科学的总结和评价,以及对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进行适当的沟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二)课堂小结的作用
课堂小结很重要,好的结课能够先发制人,画龙点睛,能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无穷的回味,余音绕梁,情形在目,不知不觉中,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扩充,并延伸到课外。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具体作用如下:
1.梳理知识、突出重点、总结规律
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和浓缩,使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得更加准确,抓住重难点,记忆更加牢固。
2.引入深思、后发制人、画龙点睛
在小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
3.重点扩充、课外延伸、回味无穷
利用课堂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疑问,如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为什么开水和冷水的洗涤效果没有30 度左右的温水效果好。
4.开阔视野、激发思维、启迪智慧
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与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课后思考,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三)课堂小结的要求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做一名教师,应该合理分配时间,注重环节的衔接性。结课不应该戛然而止,也不应超前等待,也不能拖沓冗长,应点到为止,适可而止,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兴趣。
1.小结要有整体性
在新课的导入设计上,多设置问题的悬念,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开始课堂学习,最后是课的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使每个环节,尤其是结课都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与导课相呼应。
2.结课要有适度性
结课环节要安排紧凑,不要拖堂;内容要有条理、有层次,不要过度延伸,否则学生会一头雾水。
3.科学准确性
结课要以科学为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不可信口开河。
4.明确性。
结课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紧扣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或从重难点拨,或从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予以引导,针对性强,不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5.言简意赅富启发性。
结课应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语言精炼干净利落。要给学生以启发,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思维火花,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收效良好,意味隽永。
(四)课堂小结的方法
结课的方法很多,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结课环节上,使他们在最佳的状态下学习。
1.归纳总结式
归纳总结结课是教学艺术中最常用的一种结课方式。它要求用准确、精炼、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整个课的主要内容,难点和重点加以总结概括归纳,进一步突出强调,给学生一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总结固然可以有教师来做,但是更要引导学生自己来做,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加以补充和完善。总结归纳的方式要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恰到好处。既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复述课本的主要知识,也可以重读课文的重点语段,强化印象,还可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强调学习要点,包括知识点,能力点,以及其他方面的注意点。
2.迁移扩展式
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实践中,触类旁通,真正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一堂好课,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把结束作为一种新的开始,即把结课作为引导学生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能力在课堂外的到延伸、扩展、充实,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
3.巧设悬念式
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只会解疑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结课,不仅仅是一堂课的结束,也可以是另一堂课的序幕。不少有经验的家基石常常在教学结束时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的探究欲望产生时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空间,为上好下节课作了铺垫。
4.对照比较式
同种求异,异中求同,分析概括出它们的相似点、不同点,从而更清晰地把握它们的特点,总结出同一题型的解题规律,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
5.练习巩固式
课堂结束或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都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又可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及时反馈,从而获得下面或下节课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的调整信息。达标巩固包括实验操作、习题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比较、做题组测验、解题竞赛,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练习。
(五)课堂小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结课很有必要,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有助于思维发展的多向性、综合性和跳跃性,它赋予思维以最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有助于对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区分的概括,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对已有知识的总结,把生物课本中的知识点表现出来,把头脑中散乱的知识点化繁为简,可以降低生物学习的时效比,并能获得适用于终生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但是课堂结课必须是教师精心准备的,并且伴随有学生的参与,而不是课堂结束时,草草对知识点的简单堆积;不能将课堂结课过于形式化。
四、结语
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将课堂中探求得到的个别的、具体的结论,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总结,使获得的知识内容系统化、条理化,并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总结成知识框架,这样不但可以理清学生纷乱的思绪,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他们概括分析的能力。在归纳总结时,教师可以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课后用一些时间去琢磨,去思考,去消化,去吸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点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堂小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