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低欲望现象的消解策略及对中国现状的反思
2020-12-07毕灵斐
毕灵斐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一、引言
作者大前研一提出“低欲望社会”一词来形容日本目前低迷、动力不足的经济发展态势,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是低生育率和超高龄化;第二是年轻一代丧失物欲和成功欲;第三是民众对经济市场的不信任,表现为无论采用多么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不能激发民众的消费欲望。其中,“丧失物欲和发迹欲”的年轻一代是低迷经济的重要推手。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言:“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基于时代背景的重要事件塑造了青年的价值观,使之呈现出因时代而异的特点。日本目前的年轻一代在泡沫经济的熏陶下成长,他们不愿再像父辈一样辛苦打拼、承担责任,而是转向个人幸福和感受,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绝对自我”意识,这是年轻一代缺乏进取心、对各种事物缺乏欲望的重要原因。
在此种情况下,作者承认了当代年轻人做出此种选择的合理性,认为他们是对时代状况的正常反应,需要做的是出台政策激发青年一代的欲望而不是过度指责。大前研一分析了当下西方流行的经济学原理对日本的不适应性,同时批判了当前安倍政府的种种措施对改变低迷状态的无效性,进而从个人视角提出了系列改革建议。
二、文献综述
目前学界对于低欲望的研究通常局限在年轻一代丧失物欲和成功欲这一具体特征,围绕“丧文化”“佛系”展开原因分析和对策探究,较少以整个经济环境为视角切入研究。
(一)低欲望的定义
“低欲望”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新一代人丧失进取心,对各种事物缺乏欲望,远离时尚、远离名牌、远离买车、远离购房,甚至是远离恋爱。谢晴(2018)认为由此衍生出丧文化与宅文化,丧文化是指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势;宅文化是指长时间呆在家里,抗拒正常社会交往,但很擅长网络交流。
(二)低欲望产生的原因
谢晴认为低欲望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必然结果,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宅文化的延续,她同时认为低欲望是一种集体潜意识的新表达和个体认知矛盾的平衡;李芳英同样认为低欲望文化是基于科技的发展,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增加,人们通过此种方式自我减压;顾嘉铭则认为是一种强化作用下的行为选择,社会阶层固化、就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等负面的刺激产生了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挫败思维,对自我产生怀疑进而自暴自弃。
总而言之,产生低欲望系列文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由此导致了社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提高,生活在高压状态中的人们被负能量不断强化,需要通过一种反抗主流文化的表达方式释放压力、找寻矛盾中的平衡。
三、个人思考
以“佛系”为代表的亚文化形态逐渐辐射到中国,有人认为此种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意味着低欲望社会现象已经开始在中国萌芽发展,中国也将陷入低欲望陷阱。个人认为虽然中日青年之间所流行的无欲文化有相似之处,但仍然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中日流行的佛系文化在表现形式上都是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传达出一种“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与世无争、超脱凡俗”的生活态度。然而此文化背后所反应的经济阶段是截然不同的,日本经济虽然处于低迷状态但其仍然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年轻一代已经可以实现将重点放在个人感受和兴趣爱好上,从而表达出对身外之物的看淡和洒脱;而中国仍然处在发展中的状态,年轻一代仍需拼命努力来满足基本生活,因此在中国流行的佛系文化是一种求之不得的渴望心理。
70 年代后的中国经历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也在与日俱增,年轻一代面临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存在焦虑、迷茫、无助、丧失动力的社会心态,由此流行起来的佛系文化是一种高压生活的对冲和突破口,给当代青年人提供了一个反方向的目标期待,或者说,佛系、丧、无所作为是一个终极目标,人们必须通过努力工作来达到这个极乐的状态。与日本相反,中国青年人依旧朝着正向的目标努力,“佛系文化”是一种释放压力、保存期待、维持生活平衡的工具,而日本青年人正在享受佛系所描绘的一种生活状态,缺乏奋斗的激情。
综上所述,低欲望所体现出的青年人状态虽然是一种对生活中的困境的无奈、对命运的顺从,表现为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但它的内核依然是对社会的反抗与讽刺。人民的价值观受社会现实的影响,也反作用于社会现实,改变低欲望的经济态势需要宏观与微观两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