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浮躁》的巫鬼文化心理分析
2020-12-07陶一权
陶一权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对于人们说他的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加西亚·马尔克斯多次申明他所描写的“看上去是魔幻的东西,实际上是拉美现实的特征”,“这不仅涉及了我们的现实,而且也涉及了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文化”[1]。贾平凹同样认为他所描写的巫鬼文化现象是生活的真实,是陕南山中地理气候与民俗文化造就了巫鬼文化和阴阳师,生活其中的人们都甘心接受。因此,贾平凹是遵循他曾经身处环境里的生活、思想和文化特征而真实地创造他的艺术世界。他的小说中,巫术、迷信、鬼神、禅宗等民俗文化现象,可谓别有洞天。《浮躁》亦不例外,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到当代人们的巫鬼文化心态及心理结构。
一、巫鬼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在《浮躁》中的现实表现
在图腾的崇拜上,人们认识到:在这个生存空间再一次的解放催动了人们执着顽强的求生存、谋发展的愿望和冲破旧秩序粗犷之举,但严峻的现实仍然把他们限制在、窒息在相当蒙昧的状态中,而他们自身的愚昧又阻挡着甚至扭曲着生活变革的进程。其实,在远古的人类童年时代,人们对动植物——氏族祖先——图腾的崇拜心理,实际是对自然的依赖感,希望从依赖中谋求自己的生存、生活空间,同时它自身所带来的蒙昧总是无法消除的。“图腾崇拜是动物崇拜同人们对氏族祖先的追求相结合的产物”。
巫鬼文化,作为“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恩格斯语)的派生物,具有穿透历史的惰性力,其昌盛、变异和弱化都无不曲折地投影着一个时代。其在远古时代的繁衍兴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及由此产生的原始文化心态;其在当代复活泛滥,正可见人们生之维艰和摆脱这维艰过程中所显现的“浮躁”之气。贾平凹基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的真实性原则,表现了巫鬼文化的顽固性及其与政治、历史、社会心理的关系,从而透视出这片古老大地在变革之际人们实际的生存状态,当然也包含了心理状态。
《浮躁》中人们对“看山狗”神秘崇拜和七老汉等吃水上饭的人对“小白蛇”的顶礼膜拜,显然,这折射出人们对安稳生活的虔诚企盼,同时更是暗示着人们谋生的困窘和无常及对其的心理突围。小说中写道:在州河上下千百里,仅仙游川有“看山狗”,“看山狗”的图案画在门脑上,屋脊上“天地神君亲”牌位的左右[2]。这流露出人们对神秘而无法解释的自然崇拜,看作是神物意旨。居住在仙游川这风水宝地的人们更多的是希望“看山狗”能带给他们好运,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到后来,金狗打倒田有善、田中正,当地人因之对“看山狗”更是奉若神明,说金狗是前世“看山狗”所托生。这样“看山狗”图案如现在街头的明星照一样繁多,不过贴“看山狗”图案意在祈求保佑,消灾除祸,甚至财运亨通。一定程度上这是对自然的依赖,因而主观愿望与现实变革矛盾的交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历史进程的扭曲甚至变形。所以,我们从中便可以窥见到人们在特定历史时代的文化心态,也能看出特定历史时代和生产的某些文化观念惰性因素的客观存在,并具有顽固的滞后性,七老汉等吃水上饭的一伙对“小白蛇”的崇拜亦在其中。
二、对《浮躁》巫鬼文化的心理分析
在梦的解析上,人们头脑中积淀的传统封建神秘的观念意识不能不说厚实。精神分析法认为,“梦是无意识对意识的入侵,但它所产生的却并不确定是纯粹的无意识意象。而是两种相互冲突的体系的一种妥协,它们因而展示了心理冲突的现实”。这强调了无意识的作用及心理存在冲突的现实。弗洛伊德曾不倦地强调,“梦本质上是愿望的满足,它所表达的是受到压抑的愿望”[3],这种愿望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一种不可忍受的现实逃避或疏远,又是对快乐原则的回归。韩文举梦见两犬对吠,并解释为“狱”字,即有牢狱之灾。果然不久雷大空倾家荡产被捕。显然,韩文举这个穷酸且善良得令人心痛的长者,在心灵深处忠贞地守望着能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但生活的际遇和现实中的恶人险境总使他心绪不安,对子侄们闯荡天下的行止萦系于怀。这是韩文举久浸淫于浓重巫鬼文化氛围里的潜意识的显现结果。还有金狗梦见小水穿孝衣,福运和大空穿皂衣,福运和大空行舟时木排倾覆落水没顶,果然大空入狱,再有小水梦见金狗买机动船的不祥之象,这是金狗或小水对正在险恶无常背景下闯荡的亲人、朋友命运自然天成终极关怀的潜意识外化。韩文举、金狗、小水等州河人们种种幻觉与现实仿如谜面与谜底的一一对应关系,按神秘玄学梦的解释,现实生存的无常、艰辛、苦痛乃至灾难,周遭如壁,人们将潜意识自然赋予梦的形式去显现,或逃避或疏远或挣扎,然实则是对生存困窘必然的恐慌及对其的心理突围,潜在回归找寻快乐原则。
此外,不静岗和尚拆字、看相,阴阳先生看风水圆梦,韩文举抛六枚铜板看天机问世事,门坎年穿红裤头,成人节撂饼和对鬼魂缠身的解析等巫鬼文化现象,尽管其作为“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恩格斯语)的派生物,它的历史惰性力尽管特别顽固,然而它却投影了一个时代,包括民族的文化心态及其心理结构:人之外存在巫、鬼、神的神秘力量,人在虔诚的信奉中寻求一种生存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