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2020-12-07王志强
王志强
(甘肃省康乐县草滩小学,甘肃 康乐 731511)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要注重读与写的有效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包含很多因素,而阅读和写作作为构成其基本的两大元素,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资源,写作可以有效地展示阅读成果。进行读写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全面提升。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并找出相关实施策略,满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低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中一味地以自我讲解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缺少创新性,只是对阅读部分与写作部分进行简单式填鸭教学,没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1]导致学生无法深入掌握语文阅读内容,从而降低了写作水平,这样就会丧失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阅读与写作训练分配时间不均衡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都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但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教学时间分配不均衡,如果没有教阅读与写作重点以及时间安排合理,那么在阅读讲解时,就没有重难点之分,学生很难在阅读中找到主次关系。如果把时间分配在阅读的比重增大,那么写作时间就会相应缩短;最后会导致学生忽略写作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阅读铺垫,直接进入写作部分,则会使学生缺少阅读素材资源,不利于写作的训练。
(三)阅读与写作中缺乏技巧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课堂效果。并没有在教学中渗透阅读与写作的技巧,只是进行简单的课本教学。没有告诉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形式进行阅读,会导致学生在阅读方面遇到困难。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以及技巧,那么对于读写部分就有很大的学习障碍。
二、将读写结合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合理安排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中,老师需要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与内容设计。所以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老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将一些新型教学方式融入其中,比如利用多媒体设备等,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从而转变教育观念。[2]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两篇文章时。老师要让学生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在进行文章精读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文章写作背景以及深刻含义,而在略读部分中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以及优美字句并进行积累即可,为写作部分进行铺垫,构建良好的写作框架,有利于读写结合。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并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影音、视频等,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由来。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所学知识。当学生再次想到这些内容时,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进行文字表达,在激发学生读写兴趣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掌握阅读技巧,进行仿写训练
在进行读写结合过程中,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来源,写作巩固阅读成果。由于在教学中老师缺少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所以导致学生对于课文理解不够透彻,以至于在写作过程中导致作文结构混乱、内容枯燥的问题。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通过联系上下文,找出文章中心句等,在进行仿写训练。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童话故事时,对于习作内容的故事新编。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对于童话故事的了解,从而进行故事的仿写、续写,来训练写作技巧。将阅读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从而有效地促进行读写融合。
三、结语
阅读与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老师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对阅读教学进行合理安排,同时要引入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后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以及仿写训练的指导。以读写相结合的模式,共同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为学习其他科目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