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教学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2020-12-07冉龙印
冉龙印
(湄潭县永兴镇中心幼儿园,贵州 遵义 564100)
一、培养幼儿想象力的现实意义
幼儿阶段主要是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改造的过程,对世界上的各个事物进行全新的认识,但是新的需求问题就会产生。在该过程中,幼儿需要对自身脑中保存在旧事物的形象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加工,从而创造出新型的事物形象。例如,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授《未来汽车》课程的时候,幼儿会依照自身的想象力来对汽车的形象进行创造,其中还会融合火箭、飞机以及轮船等造型,创造出心中理想的汽车。虽然这种新型的汽车并没有在现实的生活之中,但是由幼儿的想象塑造出来的,想象和发明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会对世界的改造和认知产生较大的影响,任意一个创造类型的活动都需要想象力支撑。对此,若是想象力缺失,就会导致发明概率下降。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幼儿的想象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想象力对幼儿阶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尤其是在游戏和绘画环节中,更需要重视对于想象力的培养,从而促使游戏和绘画等各个层面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多方位的培养起幼儿的想象力,不但能够促使其不断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还可以让其从全新的角度来认知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其逻辑能力。
二、幼儿教育教学培养想象力的策略分析
(一)生活式教学
知识学习作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性基础,根据实验研究分析表明:人类知识越是丰富,对社会上的事情理解越多,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至关重要,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丰富的想象力。幼儿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幼儿的想象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大多数的幼儿教师都会在教学的各个层面上诱导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促使幼儿可以进入的想象的层面上,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原因是由于幼儿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累积不够充足,导致其想象的高度没有办法大幅度提升。例如,若是想要极大的提升幼儿的想象力,教师亦或是家长可以促使学生接触自然,在自然环境之中,幼儿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天空的蓝,白云的白,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全面的发展。
(二)情感式教学
所说的情感也就是心理学中附属类的含义,主要就是指动物对异类或是同类出现的好感,若是情感较为丰富,那么其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类的各类事物的感触也会颇多。但是在现实的社会中,只有人类有特殊的情感动物之间更会有情感,这就突显出情感的重要性。有人觉得教师必须要以情感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形成较好的情感基础,培养其想象力,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全方位的发育。对此,教师的开展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正面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灌输,促使学生的情感健康。幼儿会通过各个层面上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发泄,但是教师和家长很难察觉。例如,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创作,其所绘制的图画就是他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个时候教师若是发现学生所绘制的内容不符合教学的要求,不可以批评学生需要依照学生所创作的内容进行耐心的引导和讲解,促使其情感发展更加健康。
(三)欣赏绘画作品,激发学生想象力
针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来讲,幼儿的绘画作品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其中有较多值得观摩和学习的地方。通过绘画这一过程,可以促使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被深入地激发出来。对此,幼儿教师必须要积极耐心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引导其能够向其他的同学进行学习。例如,在对国内国外的儿童创意作品欣赏的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学生可以对绘画进行理解、想象和创造,当幼儿完成绘画创作之后,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作品进行总结和展览,促使班级内的幼儿都喜欢、欣赏他人作品,在不同的作品之中寻找出各个亮点,从而有效的提升其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加之,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式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幼儿阶段的学生对游戏都是喜闻乐见的,那么,教师需要依照学生阶段的个性化需求,开展教学运用游戏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你画我猜的游戏模式,运用浅显易懂的词汇,将其放入到游戏中,让幼儿对词汇进行描绘,这样不但可以显著的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更能够促使幼儿的艺术创作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显著提升,保障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不断地提升各项能力,促使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其想象力与创作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想象力作为其智力组成的关键性内容,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促使其能够健康全方位的发展。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将想象力引入到各个教学层面、环节中,促使幼儿能够在生活中感悟,在情感中感悟,给予其较多的实践活动机会,从而有效地促使其在自由的环境中提升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