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问题与策略
2020-12-07徐沙江喻曙光
徐沙江 喻曙光
(1 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永新小学,湖南 岳阳 414500;2 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大滩小学,湖南 岳阳 414500)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问题分析
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方法不科学等。在实际的小学教育管理中,教师采用的方法都相对生硬,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人性化关怀,这也就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而且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这无法满足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也就要求教师队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性和完善性的教育管理。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还未形成正确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与帮助,同时教师也要不断进行学习与自我充电,更为透彻的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抓住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点,为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及德育思想观,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教育管理改革要完善教育管理模式
小学教师一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从内心深处真正意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应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侧重发散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建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对小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一定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的,只有通过良好的互动教师才可以全方位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提升和改正。这也需要教师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渗透人文因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育管理改革要制定科学的教育管理计划
教师在实际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制定科学的教育管理计划,明确教育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思考,找到问题的有效切入点,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改进和提升。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教学任务阶段性的设置管理计划,争取为学生提供更为科学和完善的教育管理,及时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将教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去。
(四)教育管理改革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更加需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不断渗透人文教育,帮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年初的疫情影响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克时艰,这是一次小学生亲身经历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通过真实事件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精神,帮助小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教师也要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人文教育因素,将教学任务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从而促进小学生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新时代人才。
(五)教育管理改革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要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充分发挥自我优势,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潜移默化地对他们渗透德育教育,培养他们养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索能力,以高度的自律性和约束性实现自主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会学习的新时代栋梁。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工作迫在眉睫,只有通过改革才可以让教育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受应试影响较大,教育管理改革工作不可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兴趣;制定科学的教育管理计划;并在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小学生人文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落实教育管理改革,培养小学生成为具有五爱精神和四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