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0-12-07熊绍彩
熊绍彩
(江西省南昌市江安学校,江西 南昌 330000)
生活化教学的合理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对理论知识的陌生感,可以将音乐高效课堂构建起来。但是在当前的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教师没有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实质感受到,只是为了生活化教学而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所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学生也没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针对这一情况,下列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音乐课堂的开展说白了就是音乐形式活动的开展,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一实质将具有生活化气息的音乐活动开展起来,比如创设出生活化情境,借助其让学生将音乐活动中的蕴含着的音乐知识感受到,让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让学生获得对音乐知识的感悟【1】。
例如在教学《唱脸谱》的时候,教师要知道,很多学生是听过脸谱的,但是并没有观察过脸谱,所以在看到歌曲的时候,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但是脑海中无法形成脸谱的具体形象,更没办法理解我国的国粹。鉴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将不同样式的、不同的表现形式的脸谱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观察的内容有脸谱的形状、色彩的观察,通过其学生可以将所表达的人物形象感受到,并将生活感受和歌曲表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脸谱进行临摹,借助其将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感官体验进一步增强,让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意识、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氛围就会活跃起来,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
不同的人在听到同一首歌的时候会获得不同的感受、体会。由此可见,音乐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充满不确定的学科,所以其是没有标准的答案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一定的感受,使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充满情趣和意境,从而有效地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做的是选择生活化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走进非洲》的时候,教师要明白,教学这些内容的目的为:让学生通过欣赏非洲舞蹈、学习非洲舞蹈,对非洲文化艺术产生一定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将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有效地感受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将《当太阳降落》这首南非民歌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mv对音乐进行聆听,对舞蹈进行观看。在播放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观看完后获得了怎样的感受。紧接着,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同类型的中国的歌曲进行对比,并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将舞蹈进行改编。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音乐知识得到了有效地丰富,学生也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三、设计生活化练习
在传统的音乐课后练习中,学生需要对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歌曲进行反复的演唱,教师所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将歌曲演唱准确,完全忽视了学生是否理解了歌曲,是否有足够的表现能力。鉴于此,教师需要将生活化联系设计出来【2】。
例如在教学完《让世界充满爱》后,学生已经将演唱的技巧掌握了,所以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以自我意愿为基础进行分组,小组的人数为8人。每个小组需要编排一个歌舞,歌舞的主题为“爱”。在小组合作编排歌舞的过程中,舞蹈基础较强的学生会将舞蹈部分进行承担,而对乐器有研究的学生会将乐器运用起来,弹奏不错的学生会进行配乐。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展现出来。而在课堂表演中,教师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当评委,对表演的小组进行打分与评价,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小组和其他的小组进行对比,说一说有怎样的优点、差距,最后将最佳表演小组评选出来。因为这是一个竞赛活动,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被激发出来,每个学生也能通过表演将自我表现能力提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是推动音乐课改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上述提到了三种简单有效的生活化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创设生活化情境、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练习,教师可以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意识得到培养,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有效地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增强,才能进一步地推进音乐课改。不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并不止上述提到的几种,教师可以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究,直到找到最适合本班级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