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020-12-07秦刚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秦刚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白台小学,贵州 遵义 563200)

一、信息技术下的核心素养培养原则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关注培养重点,培养重点是教师应当遵循的原则,让学生在数学知识探究过程中具有严谨及认真的思维,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深度认识,从而构建丰富的数学认知体系,让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意识充分确立,从而将数学问题有效解决。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教学内容本末倒置,从而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树立综合性培养原则,该原则是需要教师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并非培养一种能力,也并非一种单纯的素养,而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把技能和素质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对两者进行综合性培养,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核心能力。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知抽象知识

要想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需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有强烈的学习学科知识的动机,并在动机的影响下掌握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不足是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不能调动、学习成绩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数学老师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大多数学生想要获得理想的数学成绩,拥有更丰富的数学知识,但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需要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意义,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数学知识,避免自身情绪的压抑,兴趣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后天引导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特点。数学是一门逻辑内容丰富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一些抽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图形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知识点中,教师通过图形拆分及重组的方式为该理论提供实际证明,以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时更加顺利。通过这种神奇的转换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展示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一步一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真正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将进一步提高,为后续的数学知识探索奠定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逻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新时期,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信息资源也可以有效地处理数学问题。在信息技术平台上,教师可以观看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声像技术能让学生保持学习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整理学习知识点,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提供帮助。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借鉴优秀的微课内容,优化现有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讲解“百分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微课掌握百分数的知识,识别百分数与分数的差异,掌握百分数的读法,以微课先读百分之,再度前面的数字,在读数过程中按照读法读取,然后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写法,教师在多媒体工具上显示%,学习百分数与折数、成数的转化方法,例如,三折就是30%,教师可在多媒体上绘制一个饼,将其划分成十份,每份代表10%,让学生认识到百分之三十的写法。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老师在可以讲解完知识后有效地处理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学生也可以独立思考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收集数学信息,将学习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教师也可让学生自行探究问题,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更高,课堂学习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三)回归生活实际,强化想象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直观地了解。首先,教师需要分析数学知识与生活现实的关系,从而找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使学生能够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例如,在学习除法余数时,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显示分发饼干的小游戏,将每四个人作为一个小组,每组都将得到不同数量的饼干,有的组14块、有的组17块、有的组21块,通过这种积累数字的方式,学生看完游戏后,计算每个小组获得饼干后,剩余的饼干数量,在探究生活化数学知识下,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直观,教学案例印象深刻。数学知识自生活中提出,又作用在生活中,因此,数学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分析,认识到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生活的影响。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理解能力不强,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知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限,理解上存在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多加减要减加及等量代换等,使学生在数学课上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总结和规划数学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必然要求,核心素养也成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保持一种数学学习的体验感,为学生未来的强化性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