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
2020-12-07莫梅秀
莫梅秀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广东 韶关 512700)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师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地位,有着绝对的权威。教师为尊,学生不得忤逆的思想已经传承了几千年,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不知不觉中就会居高临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需要摒弃固有的思想,把学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去包容学生、理解学生。
例如:为了课上更好地为学生讲授知识,通常我会提前到教室做准备。有一次我到了教室,学生玩的正开心,坐在前排的学生不小心打翻了墨水,深蓝的墨水正好撒在了我的白鞋上。当时整个班级都安静下来了,肇事的学生胆战心惊地看着我,眼泪都要流下来了。看到学生的表情,我才知道学生原来是何等害怕“侵犯”我。对此,我没有先擦鞋子,而是耐心安抚学生让他不要害怕,我知道他是无心的。待学生不再畏惧后,我又接着教育学生以后尽量去操场上玩,教室内有桌椅板凳,可能会伤到他们。在我的理解包容,又耐心开导下,学生们慢慢不再害怕我,不仅主动和我打招呼,还会邀请我和他们一同玩游戏。
这样,学生在心底隐藏的并不都是对教师的敬畏,也有对教师的爱。教师愿意走下神坛,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学生也是非常愿意打开心扉和教师分享自己情绪的。小学生思想还不成熟,他们的很多想法可能都很幼稚,这个时候教师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不能否定他们的观点也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只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才能真正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对于一些成绩不好或者调皮捣乱的学生,教师恨铁不成钢,难免会有疾言厉色的时候。这就导致班上的一些后进生,面对教师时十分胆怯,就像老鼠看到猫。课下只要看到教师的影子就会提前躲起来,根本不可能和教师做朋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了改变学生这种思想,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社会生活中还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教师在对后进生进行教导时,就要注意不能用严厉的呵斥之词去指责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站在平等的角度采用开导加鼓励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例如:我班上有一名后进生,平时成绩不好还经常骚扰同学,为了改正他这些不良的习惯好好学习,最开始我经常批评他。后来这名学生虽然不骚扰同学了,也老实了很多,但是却变得很内向,成绩更加不好了,每次面对我都不敢抬头异常胆怯。看到学生的反应,我明白我伤到了学生脆弱的心灵,于是我改变了教学方式,不再一味指责班上的学生。面对这名后进生时,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他并不是一无是处,他心地善良画画很好,我便鼓励学生他的图画很漂亮,而且建议学生可以填充不同的色彩。在我的善意和爱中,学生慢慢地不那么怕我了,他也愿意和我分享一些想法,对于他的想法,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我都会耐心地听完,然后站在朋友的角度替他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学生终于明白了我对他是真心关心,之前的批评也是恨铁不成钢,盼望他成才。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学生不仅性格重新开朗了起来,还对我教授的知识充满了兴趣,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可见,教师不但要学生真正接纳自己,而且还要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学生感知到教师的善意,才会真正改变对教师的看法,愿意和教师平等地进行交流。
(三)提高专业素养,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需要和学生友好相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教授学生知识,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重点教学内容。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不管师生关系如何改变,学生永远都是向教师看齐的。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耐心聆听每个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学生把教师当成一个知识渊博的朋友,渴望和教师建立平等的友谊,遇到问题愿意找教师解惑。如果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那么在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失去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样学样,如果教师这个榜样不好,学生就很难成为品学兼优的人。因此想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丰富自己的学识,努力健全为人师表的品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愿意主动和教师分享一切。
(四)走进学生的生活
教师不仅需要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还需要备课,批改作业,对后进生进行心理辅导等,所以每个小学教师的工作都非常繁重。需要忙的工作太多,课后教师的主场地就是办公室,根本没有时间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这也是导致师生之间无法友好相处的一个原因。想让学生了解教师,让学生明白教师和他们一样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师就需要走出办公室,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小学生活泼好动,都喜欢玩游戏,为了和学生增进感情,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不仅能缓解工作的压力,还能让学生更快地走近教师,和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的喜恶非常明显,他们如果喜欢任课教师,就会努力学习知识,如果不喜欢任课教师,学习态度就非常消极,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赢得学生的敬爱。
二、总结
良好的师生的关系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还能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素质教育打下坚持的基础。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避免形式主义,用发自内心的爱和责任去真诚地和学生相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从而主动敞开心扉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