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2020-12-07马小欣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马小欣

(汕头市潮南区胪岗新中学校,广东 汕头 515146)

小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情绪化特征。他们在学习中很容易发生情绪的变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有积极、主动地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的意识,通过不断鼓励,给予积极的肯定,让学生身心都能获得正面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上有更积极的表现。小学时期,学生对外界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在这时给予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能满足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而且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让学生情感丰富起来,增强英语课堂的情感张力,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

(一)丰富学生情感

五维目标是当前英语目标设置的重要形式。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是一项重要任务。显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借助英语课堂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对英语、人生、社会积极的情感。

(二)增强课堂张力

小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张力是有效手段,情感教育则是重要路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基于情感教育的需要,借助感性的教育素材、教育方法及煽情的语言等,能让课堂富有魅力,让情感洋溢在课堂,使课堂张力得到显著增强。

(三)促进智力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教育效应往往具有协同性。实施情感教育,将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情感氛围的感染下,保持积极的、昂扬的学习情绪,从而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如此,情感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协同发展。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如果老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那么,就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敬佩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良好的情绪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释放紧张感,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树立威信。对此,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心理的变化。一次亲切的交流、一个诚恳的表情,都远比冷淡的言语来得有效。

(二)分享沟通,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互相沟通,遇到问题时相互协作。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应作为学生的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亲切与温暖。学生快乐的情绪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外帮助学生,就学生薄弱的知识点加强交流,用鼓励的语言和积极的态度,让他们增强信心,感受到老师正在帮助他,关心他。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情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在犯错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纠正,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在获得成功的时候,教师要及时鼓励,勉励他们再接再厉、更进一步。学生学起来轻松,就有了成就感。这种感觉会激励学生更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这种良性循环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三)营造愉快向上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比较复杂、多变。不同的情绪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英语的学习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他们难免会因此感到紧张。而紧张的状态通常会带来注意力涣散、听课效率不高的问题,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体会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挖掘情感资源,让情感教育有机穿插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既是人们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情感等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英语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情感教育的丰富内涵,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机穿插情感教育。

总结: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是课程教育的需要,也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英语教学观念,拓展英语教育功能,将情感教育作为英语教育的一个重点,使情感教育有机渗透在英语教学中,实现学生课程素养和情感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