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2020-12-07李桂娟
李桂娟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镇峥岘完小,贵州 松桃 554108)
语文核心素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总体目标,它就追求从语文层面上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培养语文学科方面的优秀人才。在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注重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对于教学方法的丰富也不够到位,所以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有效对策思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分析
(一)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基本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几点:第一,语言建构与运用;第二,思维发展与提升;第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第四,文化传承与发展。小学阶段恰好是形成学生文化认同与归属的重要阶段,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今社会,农村小学恰好缺乏这一多元化发展能力。所以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到位,教师无法引领学生教好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所以在农村小学阶段针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存在一定难度。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价值意义
古诗词乃中华传统文学之祖、艺术之根,它是中国文化历史上不可替代的一笔。在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并未受到重视,伴随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内容的多次改动,就整体而言,其所选用的古诗词多为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其整体看来内容简单、通俗易懂、较少有生僻字、普及范围相对较大。不过就当前农村小学而言,针对古诗词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认字展开,难以从古诗词的阅读、内涵理解等等方面展开教学,这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古诗词丧失兴趣,进而失去其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
就古诗词教学而言,它应该有助于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高。古诗词语言美妙、纯粹且精炼,在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它不能仅仅局限于汉字识字,而是教师应该更多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结合古诗词中较为简单的汉字、词组学习了解更为深刻的内容。例如《暮江吟》(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白居易)一诗中就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其中单独解释“可怜”一词它代表了“可爱、惹人怜爱”。而《暮江吟》本身作为小学四年级教材中的重要一课,学生在学习“可怜”一词之前其知识内容储备相对匮乏,对“可怜”的理解只有“值得怜悯、值得同情”,如此理解自然不通。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无法为学生展示更多有关词汇的解析知识内容,无法为学生重构语言内容,所以整体看来农村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并不到位,而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方面也有较大欠缺。
二、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众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语言环境因素。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够促进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实际上农村小学生平时在学校、在家里多用地方方言进行交流,少有家庭采用汉语环境情况。在古诗词教学这一块,它严重影响了学生古诗词的诵读,无法做到字正腔圆、读音正确、更不要说理解诗意、体育情感、感受诗词之中的文化意蕴之美。
诗意理解困难也是关键问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并不简单,它的文化精髓中语言凝练含义深远。但考虑到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文化隔阂严重,这也导致了其文化明显是存在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学生学习理解存在陌生感,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核心素养无法被有效培养。
三、基于古诗词文化影响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促进古诗词学习思维能力的提升
首先要促进农村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世界中感悟华夏文化遗风,基于学生主体打破传统中学生相对被动接受知识的不利局面,有效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问题意识。在《春夜喜雨》(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中,教师就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展开教学设计。
首先是为学生分组,理解诗意,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古诗划出自己不懂的诗句词汇,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思考的问题意识。其次,教师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能将自己所学习的结果都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汇报,完善自身对诗句的理解,这里培养他们查缺补漏、完善问题的能力。最后统领全诗,与学生探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话的真实意味。春雨就像知道人们的心思一样,在人们急需它的时候飘然而至,滋润万物。
(二)加强古诗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审美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改进教法,唤醒学生对于文化的记忆。考虑到外来文化对于农村本地文化的冲击巨大,农村小学生对本地文化学习兴趣正在逐渐弱化,所以教师必须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古诗词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学习《元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课过程中,教师就为学生描述了古代的春节,其中有许多习俗是与今天的春节截然不同的,它其中就有“屠苏”“新桃”“旧符”等等。教师在为学生布置搜集有关古代春节与地方新年的相关资料时,专门为学生排练课本短句,对照古今春节习俗找出其中不同,如此的趣味性教学正加强了农村小学生的古诗词审美能力,拉近了他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总结:针对农村小学生而言,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非常重要,在农村它更应该深刻全面透彻,基于深远价值意义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体现语文学科无可比拟的人文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