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2020-12-07赵君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赵君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西达屯小学,河北 廊坊 065200)

我国是文明古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很多传统优秀文化,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希望,对小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能促进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当前阶段仍有很多小学学校一味地为了高成绩,把重点放在了教材知识讲解上,却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收效甚微。为了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新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小学生课程教育中存在很多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在语文课程中,有寓言故事、文言文以及诗歌,这些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很多教师简单地认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让学生背背古诗。这种方式不能有效地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所在,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厌倦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逐渐失去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很多教师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仅停留在教材内容中,在讲解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中,只是讲解教材中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没有对其进行有效延伸,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比如老师在讲解唐诗宋词时,只是对诗词中的字面意思进行讲解,老师认为是重点的考试部分就重点讲解一下,然后让学生对其背诵默写,对于唐诗宋词了的某些典故以及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化只是一笔带过。这种教学方式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授课,对于小学生理解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并没有太大帮助,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也十分不利。

(三)学校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

我国的农村小学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比较少,缺乏专业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一些兼职的传统文化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也有欠缺,造成学校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很多的学校存在开设课程不全面的现象,仍旧以语数外三门课程为主,对于传统文化课程重视力度不够,导致学生接受不良的传统文化教育,这对学校以及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十分不利。

(四)外部因素影响

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西方文化,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西方文化对小学生影响越来越严重。尤其西方快餐文化,对小学生饮食文化造成较大影响。还有一些娱乐项目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小学生沉迷网络,不断失去自我,也对我国的一些传统游戏文化造成一定影响。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一)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小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由于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存在追星行为,经当红的明星当作自己的学习榜样,但并不是所有的明星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涵养,有时候也会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因此老师应该教导小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社会抱负,教导小学生不能被眼前物质世界所迷惑。老师在教导小学生的同时应该拿古代圣贤做榜样,比如孔子老子庄子以及近代的有识之士,可以给小学生讲解他们的人生事迹,以他们做事的标准来约束自身行为准则,这对小学生成长十分有利。

(二)开发小学生的智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小学生诵读古人的经典名著,并对经典名著给予小学生深入讲解,让他们了解古人的生平事迹,不断开发小学生的智慧,让小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的尝试用智慧面对,用平和心态来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亲身体会,不断明白事情发展的过程,尝试处理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断增加自己的为人处世的经验[1]。

(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很多小学生都沉浸在其中,对传统文化缺乏学习兴趣,这样不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老师来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应该比较深刻,老师应该利用传统优秀文化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让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老师针对那些沉迷网络的小学生给予我国传统孝道文化灌输,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作为有愧于的父母的养育之恩,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是一种不孝行为,这样他们就会改掉自身的坏习惯,用传统文化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促进小学生自身身心健康发展[2]。

(四)让学生学会宽容

老师通过讲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本意思,正确引导小学生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处理这种事情,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老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时,引导他们学会宽容,不要因为生活中的琐事与同学吵架,这样不利于双方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拥有时刻拥有一颗宽容心,多为他人考虑,学会换位思考,感受生活的美好。

(五)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在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的过程中,拥有健康的身体和渊博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课程中就有很多的爱国文化,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有古诗词也有现代文,老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通过一些传统的节日,让学生在传统节日里参与一些民俗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结。要让小学生从小立志报效国家,让每个学生都因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由衷自豪。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品上挖掘传统文化精髓,通过这些民间艺术品,更加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结语

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对小学生日后人生具有重要影响。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优秀文化,可以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人生树立良好榜样,不断健全小学生的人格,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提升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让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