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2020-12-07占莉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占莉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左坊中心小学,江西 抚州 344800)

一、在生活中挖掘数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抓住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将其充分地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感和认知度,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1]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从相应的教学情境和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密切的关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是从生活当中而来的”这一真理,通过这种形式,不但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更重要的是,还能够让学生更加迅速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向同学们展示不同生活物品的形状,如:粉笔盒的形状是一个正方体、黑板擦的形状是一个长方体,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回答出各个生活用品是什么形状的:烟盒是什么形状的?文具盒是什么形状的?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两个立体图形的了解,并且可以让同学们了解这方形和长方形这两个图形的图形特征以及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学生对图形的直观感受,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物体特征,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同时,也使得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用生活化的形式在生活中提取了数据信息,并将其运用于课堂开展中,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地简单和快捷。

二、在生活中融入数学

数学学科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将其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巧妙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学习当中,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面对生活难题时能够运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解决。在数学课堂开展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生活化的题目,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和思维逻辑能力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中。[2]

有一道数学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形纸板,它的长是20厘米,宽14厘米,从这个长方形纸板的4个角分别剪去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并将其做成一个盒子,请问这个盒子的容积是多少?在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时,学生难以下手,也无法得知求盒子容积的相应方法,因此在解决这道题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制作一个边长为20厘米、宽为14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并根据题目要求,分别从4个角剪去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并将其折成一个长方体,然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这个盒子的容积。这样一来,让学生将数学问题转化为一个生活化的实际操作,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就能够在动手当中发现和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正确答案写下来。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亲手将一道数学问题转化为一道动手操作的题目,促进了学生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开展中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体现出数学知识应有的价值。[3]因此,为了让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让教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要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掌握。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生活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相关知识和概念。

例如,在课堂开展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制定生活化的题目,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在学习完“周长”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的长度。同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关键的信息,如:操场的长为多少,操场圆形的半径为多少。甚至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具有更难度的内容:已知操场的周长是240米,那么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通过这样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地融入到生活实际当中。通过对操场周长和面积的测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地融入到生活实际当中,使得数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广大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有热情地开展数学学科的学习,鼓励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要在课堂中充分运用生活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将数学课堂所学知识和思维模式广泛地运用于生活实际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同时也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的逻辑思维之美,将数学知识充分地发挥和运用于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