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2020-12-07李楠
李楠
(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天津 300402)
音乐欣赏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可以清楚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的同时,更能在其中体味到生活的深层含义。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协调发展,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音乐欣赏也在新课程背景下逐渐被重视起来。要想实现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必须共同努力,下面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阐述初中音乐欣赏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性教学。
一、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一)缓解学生学业压力
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使得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发展,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面临着学业压力与升学压力。音乐的基础知识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进行初中音乐的欣赏课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欣赏课程之上,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以此缓解学生的压力,以及增强学生对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音乐的环境。
(二)有利于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发展
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大多是直观性比较强的科目,音乐这门课程,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一些抽象性声音形象感知能力比较差。音乐中的音符需要学生们的抽象性理解。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可以间接地促使学生其他科目成绩的提高。
二、初中音乐欣赏的有效性教学措施分析
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现状,要想切实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
音乐具有自由、抽象等特点,并不能运用统一理论进行概括,同时单纯的讲解,无法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本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普及使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学也需要注重多媒体的应用,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一个音乐意境,刺激学生的感官,将音乐的自由性完美发挥出来,供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具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体验。同时,多媒体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方式,将人文地理、自然风光等直观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感悟,自然有利于促进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创新教学方法,完善音乐知识教学
现代音乐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积极求新、求变,旨在突出素质教育对初中生音乐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比如通过视频、播客进行教学辅助,能够通过对教学过程的重构,实现知识与思维的发散,将知识的吸收和利用体系变得更加灵活。比如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教科书和教学课件仅仅能够起到知识载体的作用,但是通过学习学生尚不能更好地体会到不同民族乐曲的差异,因而为了能够使学生面向实际应用环境,需要将“教”与“学”的过程辩证处理,通过以情境带入的方法给学生营造具有民族风情的教学环境,通过聆听感受不同民族音乐在曲调、演唱过程方面存在的差异,学生形成较为主观的印象,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知识性学习过程中。
(三)课堂上应该多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很多学生觉得欣赏课枯燥无味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不会欣赏音乐,与教师缺乏情感交流,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事可做。因此,在上欣赏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情感上多与学生交流,和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进一步建立好师生课堂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欣赏音乐,让他们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欣赏音乐的信心。很多学生都喜欢网络歌曲,我们可以将这些歌曲作为我们的辅助欣赏曲目,比如:现在的学生都很喜欢周杰伦的歌曲,因为他的歌曲加入了很多新奇的因素。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一起来欣赏周杰伦的歌或者讨论其相关的问题,以此渗透一些基本的欣赏方法,这样既可以调动课堂气氛,还能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结语
综合以上来说,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音乐欣赏课程有效性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作为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到及时支持、鼓励学生,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