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
2020-12-07唐金生
唐金生
(虎林市图书馆,黑龙江 虎林 158400)
近些年,信息网络技术大规模运用到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同样开始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通过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但是传统图书管理服务模式过于落后,限制图书馆发展,同时也无法为用户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在信息时代来临后,图书馆开始加强创新改革,逐渐向着信息化、电子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优质便利的图书服务,补充知识储备。
一、传统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存在问题
(一)图书管理模式过于落后
传统图书馆保存大量的纸质文献,通常按照期刊保存,将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书刊保存方面,缺乏对书刊资源的科学利用,管理方法和手段过于封闭落后。用户在借阅图书时,需要受到开放时间、地理位置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在信息时代来临后,这种矛盾问题越来越凸显,人们对信息量、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图书馆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二)传统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过于落后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图书馆主要提供阅览、外借、复制等服务,这种服务机制不够完善,让图书馆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状态,限定图书服务范围,没有主动提供多元化服务。虽然各个图书馆逐渐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但是主要信息服务主要集中在借阅、咨询等方面,仍然将图书资源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上,没有考虑到用户需求。
(三)传统图书馆藏书量无法和网络数据保持同步增长速度
在信息时下,信息数量持续增加,传统图书馆受到各方面因素限制,无法保持较高的更新速度,完全落后于信息时代数据更新速度,这就无法满足读者实际需求。此外,传统馆藏借阅后可能出现破损现象,浪费大量资金,数字图书馆则完全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将海量信息存储到较小空间,存储量远远超过传统图书馆,同时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
二、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特点分析
图书馆功能、地位发生变化。在信息时代来临后,图书馆开始承担知识服务、文化遗产保护等更多的责任,需要提供一系列的知识服务,这也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参考咨询、专题服务等,从高校图书馆开始向外扩展。第二,图书馆文献资源结构改变。数字图书馆近些年发展迅速,借助网络工具获得丰富的文献储备,可以利用经费购置特色文献,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不断补充,实现对文献资源结构的优化。第三,从封闭式转向主动服务。信息时代下,图书馆需要做出转变,逐渐从原来的封闭式管理,向着开放主动的方向积极转变,建立新型图书馆,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为读者提供便利,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料,还可以主动推送读者需要的信息。第四,从单一服务向着多样化方向转变。在转型期间,需要强化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需要的信息以及各项咨询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整理归纳,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特征,首先要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实际需求,其次要加强网络化服务,建立网络图书馆,最后还要加强社会化服务。
三、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一)培养训练高素质图书管理员
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开始转型,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做出改变。一方面,图书管理员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学习计算机操作技巧,对其他学科也要有着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求图书馆可以深入了解自己负责的某一领域专业知识,可以及时解决读者提出的问题,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为此,需要做好培训工作,培训课程相对较多,包括专业技能、道德修养等,逐渐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构建出专业队伍,为图书馆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
在图书馆运行期间,要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建立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新时期下,图书馆需要了解读者需求,可以收集图书借阅数据,包括访问量、利用率、评价等,结合读者资料信息,加强研究探讨,整合所有的数据信息,改进服务模式,要注意还要挖掘潜在需求,才能让用户感受到图书馆的优质服务。
(三)图书馆之间加强合作构建共享平台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充分实现图书馆功能,各个图书馆之间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才能提高信息利用率。通过对互联网的科学运用,实现优势互补,共享馆藏资源,通过共享的方式优化配置现有馆藏资源,才能提供更优质的咨询服务。单个图书馆的馆藏量有限,只能满足读者的一部分需求,为此要加强合作,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
在图书馆之间建立合作以后,还要注意加强整理规划,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写作,才能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信息服务。很多地方图书馆保存大量珍贵资源,但是没有科学利用,为此需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一方面可以继续保护纸质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四、结语
综上,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必然要做出合理的转变,首先要考虑到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找到现阶段存在的实质问题,接下来出于对图书馆今后发展的考虑,实行一系列的创新策略,主要围绕服务、管理两大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好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专业管理队伍,这也是创新管理服务模式的前提条件,接下来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才能实现资源共享,最后则要发展专业服务,提高馆藏利用率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图书馆竞争能力。